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唐伯虎:还原历史上真实的“江南第一风流才子”

时间:2017-10-24编辑:历史狂流

和所有封建社会的小资产阶级一样,唐广德殷切希望他的儿子能够“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金榜题名,光耀门楣。所以唐寅在幼年受到了良好的封建体制教育,他也非常聪慧,但却性情放诞,常有惊人的举止言行。

16岁那年,唐寅考中秀才,此后就一直工于书画,与好友祝枝山、张灵等未来的著名大书画家整日混在一起。但唐广德认为只有专心于科举那才是正道,看到自己的儿子这样颓靡,对于他来说是难以接受的。

为了约束唐寅,在19岁那年,便为他娶了老婆,当然,在现在来说这属于早婚。果然如其父唐广德所料,婚后的唐寅开始有所收敛,不羁的心也开始逐渐回归到家庭的重心,并且育有一子,日子倒也过得其乐融融。然而,幸福对于唐寅来说总是短暂的。

明弘治九年(公元1495年)唐寅25岁,这是改变唐寅一生命运的一年。

在这一年,他连丧五位亲人,他父亲唐广德、母亲、妻子、幼子、妹妹,在这一年相继去世。这对于正沉浸在幸福生活中的唐寅来说,无疑是致命的打击!25岁的他何曾经历过如此沉痛的灾难,最亲的人相继意外离去,“不幸多故,哀乱相寻,父母妻子,蹑踵而殁,丧车屡驾,黄口嗷嗷”,那是怎样的一种凄凉!一向诗风诙谐率然的他,在此时也写出了《白发》、《伤内》等一系列流露着人间最为真挚。

婉丽情感、字字喋血的悼亡之诗。“清朝揽明镜,元首有华然。怆然百感兴,雨泣忽成悲 。”(唐寅《白发》)“凄凄白露零,百卉谢芬芳。槿花易衰谢,桂枝就销亡。迷途无往驾,款款何从将?晓月丽尘梁,白曰照春阳。抚景念畴昔,肝裂魂飘扬。”(唐寅《伤内》)

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陷人深深的自责和悲痛之中。幸好,他还有祝枝山、张灵、文徵明这样的好友在安慰着他,与他一起承受着这突然降临的灾难。

也就是在这段时间,唐寅才把自己的表字改为子畏。由于伯虎和白虎谐音,他不想做那妨人克亲的白虎星!丧失亲人的悲凄久久困扰着他,直到明弘治十一年,他才又背负起父亲临终前最后的夙愿,在张灵等人的鼓励下,参加了当年的乡试,并独占魁首,取得乡试的第一名——解元。

明朝的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乡试的第一名叫做解元,会试的第一名叫做会元,而由皇上亲自主考殿试的第一名就是状元了。

由于唐寅在乡试中力夺解元,春风得意,来自四面八方的恭维和祝贺,才使他逐渐从丧亲的悲痛中解脱出来。他又诗画双绝,很快就名震江南。经人介绍,他又娶了当地一乡绅的女儿做了续弦,性情才逐渐开朗起来。

然而,站在世俗的角度理解,这段时间也是他人生最后的巅峰时刻了。命运的阴影在不远的将来,又一次向他悄然袭来。

不久,在乡试中成绩斐然的唐寅开始上京参加会试。在前去北京赶考的路上,他结识了同样来自江南的士子、富家公子徐经。徐经对唐寅十分仰慕,而且既有钱人也豪爽,很符合唐寅的性格。

很快,他们就成为了莫逆之交。说徐经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他的后代徐霞客却是声名远播。总之,唐寅就这样和富商徐经一路吃喝玩乐到了北京。因为徐经有的是钱,和其他士子不同,他带着唐寅和那些权贵高官们流连于花街柳巷。

那年主持会试的主考官叫程敏政,程敏政是当时朝中很有名望的大学士,翰林中有这样的说法:“学问渊博程敏政,文章最好李东阳。”

由于唐寅当时已经名声在外,程敏政也很赏识他的才华,就这样又凭着徐经和权贵高官们千丝万缕的关系网,他们二人竟然在“众目睽睽” 之下前往程府拜访了程大学士。而且程敏政也破天荒地接见了他们,并且与唐寅长谈很久,至于究竟还做了其他什么,就只有他们三人知道了。

徐经和唐寅也就罢了,要说这程敏政也的确在政治上不怎么成熟,也不想想你身为主考官居然接见了当科举子,全然不顾瓜田李下之嫌嘛。

程敏政为饱学之士,在这次考试中出的考题就偏难了一点儿,大多数举子都交了白卷,他们自然对这个出题的程敏政恨得咬牙切齿。然而程敏政却颇为得意,难倒了天下士子啊,在朋友圈中这是多么值得炫耀的一件事。

12共 2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