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清朝最后一批太监的去向

时间:2018-03-05编辑:历史狂流

清朝的太监们,他们跟随命运颠沛流离,在哪里生养并终老,哪里便是其故乡。哪怕是某个已经沧海桑田的地点,或者某个苟延残喘行将倾颓的古庙,它们都有可能是清朝太监们的终老地。

古代“退休”太监的三个去处

太监们是没有故乡的人,在他们还是十岁左右的男孩(有些可能更小)时懵懂间被净身,被带往他们曾经构筑梦幻的京城。故乡的大门在他们身后重重地关上,从此便成天涯。

飞黄腾达的太监是极少数的,大多数走入深宫后便是一生的苦役劳作,可能一生从未见过皇帝的面。他们年老体衰离开皇宫后,大致流转至三个方向终老。

第一类是被至亲接纳回到故乡养老的极少数太监。这些人是极个别的幸运者,因为太监入宫基本上为亲人不耻,已被排斥为非男非女的异类,如果不是贪图太监出来有可能带着的那点银子或者基于太监在宫内劳作期间给家乡亲人回馈的供养,那么即使是至亲也很难接纳他们。

第二类是极少数的高级太监管家,这些人比较伶俐能干,又能攀附上宫内关系,属于混得好的,一生工作攒下了些资产,在京城买房置地,甚至娶老婆收过继儿子。有闲不住的继续受聘给有钱人家做管家,颐养天年时也是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

最好的例子就是李莲英,他应该算是太监首富。有传言说,他的四个过继儿子各得白银四十万两,另有一大口袋珠宝。其他侄儿各分得白银二十万两,他的两个过继女儿各分得白银十七万两。

此外,李莲英在宫中还存有三百多万两白银和两箱珠宝,但他早已知道这些财宝不可能属于他了,因此非常“明智”地告诉后人,不要再想这件事。当然,这些财富只是他所聚敛财富的一部分,而且还不包括几处很值钱的房产。

第三类属于中下层,就是投奔并依附散落于京城各地的庵庙寺院,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能动了就是烧香拜佛等待生命终结。

众所周知,太监不可能有直系子嗣,都是“绝户”,不但被世俗社会也被自己的亲属所蔑视及抛弃。甚至不仅如此,“挖绝户坟”也是稀松平常的事情。北京海淀中关村地区的变迁就是“绝户”铲除的典型例子。

中关村与太监的关系:太监的埋葬之地

今天的中关村号称“中国的硅谷”,是科技现代化的前沿,云集北大、清华等十余所中国顶级综合大学,也是中国电子科技的发祥地,中关村西区、海淀创业孵化基地更是互联网创新经济的一片热土。但这一片生机勃勃的科技热土,倒回六十年却是一片荒凉的坟场,而且是以太监墓闻名的坟场。

由于太监们都是远离故乡的“绝户”,这些坟墓也就无人打理修葺。中关村坐落在永定河故道之上,有时断时续的旱河,因为低洼曾是一片自然沼泽,没有多少人烟。出于河流故道的缘故,这里曾叫“中湾儿”(也可能是“转弯儿”的谐音),大约是河道在此转向北,转向京城北郊的清河方向。

这里是荒郊野地,在那个交通不便的年代一定不值钱,不知何时起被太监们看中,就不断有太监购买,称为“义地”,修建各类小小庙庵。太监们身体灵便尚能活动的时候就来上香祈福,诚心供养,年老体衰就扎堆生活彼此照应,死了就埋葬在附近。

由于太监也被称为“中官”,所以从“中弯儿”到“中官屯”或“中官村”如此延续。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科学院选中这一地址开发建设科学城,当然就是大面积地平坟拆庙,“挖绝户坟”。反正“绝户”坟也是可以随意处置的,而“中官”一词,科学家们认为刺耳,在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陈垣先生的提议下改名为“中关村”。

太监的归身之地:接收太监闻名的寺院

据我了解,清末民初,北京有几个寺院是以接收退休太监闻名的,其中首推万寿兴隆寺。这座寺院今天依旧保存良好,为一家单位使用,坐落于皇城之侧的北长街39号。这座寺院比较早地建立过养老义会,收留的基本是一些相对有些收入的中上层太监,算是比较高级的太监养老寺院。

另一类寺院是比较有地位有财力的太监出资购地兴建的,包括购买寺院附近的土地,以出租土地房屋的收益维持寺院生计,代表人物如李莲英、刘诚印、崔玉贵等大太监。

 左一为崔玉贵右一为李莲英

还有某些有文化修养且懂管理的太监如信修明,他们资助的代表性寺院如白云观、立马关帝庙、褒忠护国祠等。这一类寺院基本是免费接收孤苦无依的离宫太监。其中最慷慨大方的善人是刘诚印,他参与资助或者主办的寺庙有三十余座。因为他是道教徒,又是地位仅次于李莲英的大太监总管,所以对于清末太监大批皈依道教起了很大作用。

信修明是清朝末期(1902)入宫、民国建立后出宫的太监,大约在宫内待了十年。他是个秀才,比较有文化,留给后世《老太监的回忆》一书,提及他成立了恩济慈保古会,专门免费收养太监的事情。直至新中国成立时,他仍旧担任位于今天八宝山的褒忠护国祠住持。当然,这个褒忠护国祠随即由政府征收,并在此地建立了今天的八宝山公墓。

上面提及白云观、立马关帝庙、褒忠护国祠三座庙宇,其中白云观今天是重点保护文物及道教文化的景点,也是香火旺盛的道观。2001年6月,白云观作为清代古建筑,且是著名的全真派一脉相承的道教道场,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而褒忠护国祠,一座收养太监的祠庙,不可能在八宝山公墓的故址上复原,已永久性消失。

唯独立马关帝庙,既没被保护也没消失,处于一种破败不堪的很不体面的境况。立马关帝庙位于昆玉河西畔海淀区蓝靛厂大街东端,与蓝靛厂北路相交。虽然这座立马关帝庙破败不堪摇摇欲坠,但其骨架还是保存下来了。

而且,虽历百年风云,院落的面貌却是比较完整的,并没有被改造得面目全非。也就是说,一茬一茬的人从这里进进出出,岁月虽然磨损了那些砖瓦门梁,却依稀留下了它当年的模样。

对于一个大拆大建的巨大都市而言,只是民间百姓的“关帝信仰”建造的一间道家庙宇能够基本完整地保存下来,而且在没有受到政府道教界人士特别青睐与呵护的情况下,还能隐藏于闹市,不能不说是一桩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