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10-24编辑:历史狂流
咸丰十一年(1861年)七月,咸丰皇帝病死于热河。卒谥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庄俭显皇帝。庙号文宗。葬河北遵化清东陵之定陵。
10、同治皇帝
载淳为咸丰皇帝独子,母为懿嫔叶赫那拉氏,即著名的慈禧皇太后。于咸丰六年(1856年)生于储秀宫,于咸丰十一年(1861年)即皇帝位,年号同治。
咸丰十一年,咸丰帝死,传位于载淳。此时的载淳年仅6岁,便由一个不谙世事的幼儿突然被抛入复杂险恶的政治漩涡。因其年幼,咸丰帝临终前命赞襄政务王八大臣辅政。同时又赐“同道堂”印予载淳,“御赏”印予皇后钮祜禄氏,命用两印代替硃笔签发谕旨,以与八大臣互为牵制。然而正是由于载淳年幼,为其生母慈禧太后提供了“垂帘听政”的契机。极具政治野心的慈禧太后联合被排挤在八大臣之外的恭亲王奕訢,发动宫廷政变,将辅政的八大臣革职幽禁、抄家斩首,于是大权落于慈禧太后与奕訢之手。
咸丰十一年(1861年)十月初九日,载淳登极后不久,慈禧与慈安两太后便携载淳在养心殿正式垂帘听政。从此载淳开始了他的傀儡皇帝生活。
在清朝“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下,同治朝先后彻底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捻军起义、云南回民起义、贵州苗民起义,而外国侵略势力由于二次鸦片战争所获实惠甚多,清政府在外交上又奉行姑息政策,国内外局势稍趋平和,这一时期被封建史家美化为“同治中兴”。实际上同治帝在此期间只是读书,并未参预任何军政。
同治十一年(1872年),载淳已17岁,两宫太后不得已交出权力,实行归政。但载淳的亲政仍难摆脱慈禧太后的干预。慈禧太后为了享乐,命同治帝修缮圆明园以供其居住,同治帝也想利用修复圆明园,让太后离宫居住这一办法摆脱太后干政。然而当时财政紧缺,圆明园又残毁严重,此策对国计民生极为不利,修复耗资甚巨,引起王公大臣多人反对,但此项工程竟然开工!同治帝亲政未及两年,就因病结束了短暂的一生,修复圆明园工程亦因其去世作罢,然而唯有此事是载淳在其皇帝生涯中参与过的决断。
同治十三年(1874年),载淳染上天花,于十二月初五死于养心殿东暖阁。谥继天开运中居正宝大定法圣智诚孝信敏宽毅皇帝。庙号穆宗。葬河北遵化清东陵之惠陵。
11、光绪皇帝
载湉生于同治十年(1871年),同治十三年(1874年)即皇帝位,年号光绪。
同治十三年(1874 年)皇帝载淳病死,但无子嗣继承皇位。按常规皇太子应从载淳下一辈近支宗室中择立,然而慈禧太后却一意孤行,选择了载淳的叔伯兄弟醇亲王奕譞之子载湉,她也成为当然的养母,从而使她可以再次垂帘听政。慈禧的安排注定了载湉悲剧的一生。
自光绪二年(1876年),载湉开始在毓庆宫入学读书,师傅翁同龢力图把他培养成一位有作为的青年皇帝。
光绪十三年(1887年),载湉举行了亲政典礼,然而慈禧太后又玩弄政治伎俩训政了两年,才允许载湉亲政。为了继续控制光绪帝,慈禧太后又立她弟弟桂祥的女儿为皇后,使光绪帝在亲政与大婚后仍然形同傀儡。
载湉亲政后最受震撼的莫过于甲午战争和戊戌变法。中日甲午之战,光绪帝极力主战,反对妥协,但终因朝廷腐败,而以清朝战败告终。痛定思痛,他极力支持维新派变法以图强,颁布《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由于变法直接触动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后党利益,而以光绪帝为首的帝党因无实力又未能控制政局,反被后党发动戊戌政变,导致变法失败。政变后大权再次落入慈禧太后手中,对外宣称光绪帝罹病不能理事,实将他幽禁于西苑瀛台,成为无枷之囚。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沦陷。慈禧太后携光绪帝逃往西安。支持变法的光绪宠妃珍妃,力主皇帝应留京抗战,慈禧太后对她早有切肤之恨,临行前令人将她推入井中溺死。而此时的光绪帝竟只能下跪恳求而无力阻止慈禧太后的肆虐!第二年自西安回銮后,光绪帝仍居瀛台,形同废帝,惟行光绪年号而已。
光绪帝本来体质孱弱,加之多年的抑郁与愤懑,至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先慈禧太后一天去世。谥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庙号德宗。葬河北易县清西陵之崇陵。
12、宣统皇帝
溥仪一生几经波折,他是醇亲王载沣之子,却被慈禧皇太后立为皇太子,在光绪帝逝后即了帝位。他在位3年间,由载沣任摄政王。载沣摄政期间,在政治上罢免袁世凯,成立皇族内阁,继续加强满族贵族的统治;经济上,通过买办盛宣怀大借外债,以挽救清王朝日益严重的财政危机。但终究挽救不了清王朝覆灭的命运。1911年,在辛亥革命的浪潮声中,由隆裕皇太后主持召开了御前会议,最后于1912年2月12日宣布宣统帝退位。此后,溥仪除1917年在张勋导演的复辟活动中当了13天的短命皇帝之外,大部分时间是以逊帝身份居住在紫禁城内,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这时期,他学习“四书”、“五经”,还请了外籍教师庄士敦讲授英文。1924年,冯玉祥利用直、奉军阀混战之机,发动“北京政变”,11月5日,将溥仪赶出了皇宫。溥仪出宫后先居住醇亲王府,后在天津张园度过了长达8年的寓公生活。这期间,随着年龄的增长,更由于随侍左右的清朝遗老、遗少的影响,溥仪逐渐滋生了对国民政府的刻骨仇恨,时刻梦想着复辟大清王朝,并为达到这一目的积极进行准备。1932年溥仪在日本侵略势力扶持下逃往长春,成立了伪满洲国。抗战胜利后,溥仪被苏联红军俘虏,后移送中国抚顺战犯管理所。在管理所人员的教育帮助下,溥仪对自已过去所犯的罪行有了反省和认识。他通过学习和改造,完成了从皇帝到公民的转变。1959年被中央人民政府首批特赦释放。1964年,溥仪在痛悔自己半生罪恶之余,将自己的经历写成了长篇纪传作品《我的前半生》,出版后得到了广泛好评。同年,出席全国政协四届一次会议,并当选为政协委员。
1967年,溥仪因病在北京去世,骨灰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1993年,根据其家属请求,移葬清西陵华龙陵园 。
上一篇:明宪宗竟恋上比自己大17的岁宫女
下一篇:明成祖朱棣生母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