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北京皇城的这座城门你听说过吗?

时间:2016-11-09编辑:梓岚

在北京皇城中有很多城门,比如正阳门,午门,德胜门,西直门,朝阳门,天安门等……不过有一座城门大家却了解的不多,那这是哪一座城门呢?听小编给大家娓娓道来。

在电影《末代皇帝》中有这样一个印象深刻的长镜头,1924年,清朝最后一位皇帝溥仪被迫搬出紫禁城时,驻足告别故宫的场景。很少有人知道背景中的那个城门,它是1954年被拆除的地安门,皇城四门之一。

溥仪从地安门离开皇宫后回到醇王府

作为皇城的北大门,俗称后门,虽然在格局规制上不如天安门,却地位显赫。由此出可奔德胜门,是皇帝出征、巡游的必经之路。于是旧京时,许多老百姓常聚在地安门周边,为的是一睹皇帝真容,可以沾点“仙气”。

除了地位显赫,这里也曾是紫禁城繁华的后市。据记载,民国时期,从地安门至鼓楼一带,拥有商号137家,可谓百业汇聚。老北京谚语“东单西四鼓楼前”,说的是京城繁华的商业地界,鼓楼前就占其中之一。

1924-27年的地安门

从建成到拆除的五百多年时间里,地安门经历了数不清的风风雨雨,上演过一幕幕道不尽的悲欢离合。在陈升创作的歌曲《北京一夜》里,里面的那句“不敢在午夜问路,怕走到了地安门”也最意味声长。

叩问地安门

关于地安门,民间和史料非常少,甚至有很多人都忘记当年的地安门长什么样子。据记载,朱棣在南京称帝后,从永乐四年(1406年)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对元大都的格局和皇城进行了重新修建。

北京的内城和皇城南墙均向南移动了1里。永乐十八年(1420年)地安门落成,因在皇城布局中,地安门属于后门,所以地安门的建成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明皇城格局和规模的形成。

明北京城

地安门原名北安门,天安门是皇城的南门,南北互相对应,寓意天地平安,风调雨顺。最初的地安门是木质宫门,因此隔段时间就需要修复。史料中有据可查的修复共三次,重修一次。

明朝修复两次,一次是弘治十六年(1503年)二月、另一次是隆庆五年(1571年)七月。这段时期明朝无大战,故修复估计是木质宫门的腐朽老化。清顺治九年(1652年)七月,地安门重修,并由北安门正式更名为地安门。

在重修的过程中,原来的门体木框架全部拆了下来,并用新的材料重新作了构架。为砖木结构之宫门式建筑,面阔七间,中明间及两次间为通道,明间宽7米,两次间各宽5.4米,四梢间各宽4.8米,总面阔38米,通高11.8米,进深12.5米。

庚子国变时,八国联军炮轰前门,地安门在此期间也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两宫回銮后,清政府对地安门进行了修复。

作为中国封建王朝的中心,明清政府自然把紫禁城的安全放在首位。据记载,地安门外有18座红铺,驻守有180名官兵,可见警卫制度之严。地安门往昔为禁地,普通百姓是不得随便出入的。

明《武宗实录》就曾描述,皇城之外设有72座岗亭,每个岗亭驻守10名官兵,共720名官兵,专门负责环城保卫。尤其是夜间巡逻,每天从起更时开始,便由这批官兵分批编组摇着铜铃、带着腰牌,沿着皇城根巡逻,从长安右门到地安门是巡城的一半。

地安门的惨烈

京师九门之一的德胜门在职能上是走兵车。明代永乐皇帝北征、清代康熙皇帝平定噶尔丹叛乱、乾隆皇帝镇压大、小和卓叛乱都是出师德胜门。一旦联系上战争,必然是家家户户生离死别的事情。

由地安门出可直奔德胜门,因此歌词“我已等待了千年,为何城门还不开。我已等待了千年,为何良人不回来”也就道出了在地安门上演的一幕幕妻子送夫君上战场的历史故事。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城,荣禄率领的皇城护军在地安门与日军展开了浴血奋战。在《北京的满族》一书中,对战斗是这样描述的:

“日本兵都趴在地安门大街两边的铺面房上向下射击。我军却暴露在地安门前,就这样和敌军鏖战一天。后来敌军用大炮把地安门轰塌(后又重新修建),我外祖父的乘马也被打死,才步行率军队退却。这一战主要是阻止日军入宫,不让他们发现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已经出走。在这方面他完成了预定任务。”

另外,老舍先生的父亲舒永寿系正红旗护军,也正是在这场战争中以身殉职的。老舍先生在小说《正红旗下》对皇城保卫战也有描写。

庚子国变时,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仓皇逃出紫禁城,出皇城北门地安门,再出内城德胜门,走避西安。1924年,冯玉祥在北京发动政变,取消清皇室优待政策,溥仪带着文绣、婉容,出地安门来到了他的出生地——德胜门内什刹海后海北河沿的醇亲王府。

后市的繁华

清朝推崇古制前朝后市,如果把地安门内定为皇家禁地,那么地安门外便是人间俗世了。这里商贸活动活跃,市场繁荣,常言道:水火无情。

繁华地主要集中在地安门外的鼓楼地区。旧京时期,这里不仅鼓励人们来此经商,而且附近还有漕粮渡口,皇城的几大采买部门也都在此办公,极大地刺激了这片区域的发展。

在这里,所有的需求都可以得到满足。庆和堂饭庄专门吃饭。乾泰隆、通兴长擅长做衣服,它们是当时京城两个数得着的大布铺。柴米油盐到后门桥的北路东侧六德亨。聚盛长干果店的酸梅汤,那是响当当的响。

烟袋斜街里的鑫园澡堂泡澡特别舒服,温、热、暖三池任意选。买药上后门桥南挨着天汇大院,有家大生药房,这里不仅有市面上少见的西药,店主还为周边的百姓治病。此外,书店、理发馆、茶叶庄、杂货店,应有尽有。

自北向南拍摄的地安门,远景为景山

自打1924年溥仪出宫后,这里还有了一个传统,那就是古玩。紫禁城的宝物随着清室的没落开始流入民间,出了神武门后就直接汇聚到地安门一带。因为古玩市场的兴起,大量的赝品、伪造字画也开始横行,冠名为“后门造”。

最热闹的时候还属农历春节期间的“上元灯会”,从地安门外至鼓楼前,家家店铺高挂灯笼和燃放焰火,晚间观看灯火的游客犹如潮涌。根据《燕京岁时记》记载,“六街之灯以东四牌楼及地安门为最盛”。这样的习俗从明清一直延续到民国。

夏秋之际,地安门外的什刹海是京城百姓的消闲纳凉之处,正所谓“十刹前海,万柳沿堤,风景绝佳,昔为夏日游客载酒嬉游之地”。荷花市场、会贤堂饭庄还有那些临时搭建的茶棚汇聚了大批游客。

如今的什刹海仍旧是北京著名的文化旅游中心,汇聚了大量的古文化商店、小吃街和酒吧等等,其中的古玩是在80年代后开始兴起的。

地安门的归宿

北京的中轴线被梁思成誉为“全世界最长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地安门也正位于这条美丽的中轴线上。但和北京其他城门的命运相似,避不开被拆除。民国时期,为便利交通,1913年、1923年将地安门东西两侧的皇城墙拆除。

1954年底至1955年2月,以整治道路交通为由拆除地安门及雁翅楼。当时拆除地安门时还引发过争议,有关部门遂将地安门拆除所得的门窗、柱子、过梁、柁、檩等构件编号造册,连同砖石及琉璃瓦等构件运往天坛,计划在天坛内北侧原样复建地安门及雁翅楼。

但是后来因为天坛内发生火灾,堆放的地安门及雁翅楼木质建筑构件全部被烧毁,复建地安门和雁翅楼的计划遂终止实施。拆除所得的建筑材料后来用于修建天坛北门。

1953年的地安门

2004年,北京市政协委员王灿炽正式向北京市政协提出了关于复建地安门的提案。2005年,多位文史学家提议复建地安门及雁翅楼。2011年,北京市文物局启动中轴线文物保护工程,计划修复地安门雁翅楼,但没有动工。

2012年,北京市启动“名城标志性历史建筑恢复工程”,地安门雁翅楼复建工程是其中的一项。2013年,地安门雁翅楼复建工程启动。2014年,地安门雁翅楼主体工程已完工。2015年,中国书店在雁翅楼开办24小时古籍书店。

如今的雁翅楼

不过因现有条件所限,位于东侧的雁翅楼被安乐堂胡同和部分民居所挡,只复建了4间。西侧的雁翅楼也受到路边商铺的影响,只恢复了10间。因此,复建并没能再现当年雁翅楼的完整容貌。

雁翅楼与地安门同时兴建,其旧址的大致位置在地安门东大街与西大街相汇,地安门外大街与内大街相汇的十字路口以南两侧,曾是地安门的戍卫建筑。该楼黄琉璃瓦覆顶,其建筑造型很别致,远观好似大雁张开的一对翅膀,故此得名。

清代时为内务府满、蒙、汉上三旗公署,其作用是皇城后卫哨所。溥仪出宫后,许多太监无处安身,便暂住于雁翅楼内。

清朝时期的雁翅楼

追忆地安门

《北京胡同》对地安门拆除是这样描述的,“地安门共五大间,地基只有数尺,门北与马路平,门南稍向下斜坡。中间的三大间,是大门洞,东西各一大间,是守门人员和更夫住的地方。红墙黄瓦,门上的大横梁,是用起重机拆下来的,墙与地基则用推土机推倒铲平的,只用了三天时间,就拆平了。”

幸运的是,从今天的景山公园大门中,也可领略到地安门的风采,尽管如此,但它却是后者的仿建品。

在追忆地安门的同时,还值得领略的是北京的鼓楼。位于地安门外大街北端。为元、明、清代都城的报时中心,是古都北京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见证中国近百年来历史的重要建筑。

1957年钟鼓楼被列为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政府拨款重修钟鼓楼,1987年和1988年鼓楼和钟楼相继开放,随后作为展览功能的文物建筑得到了保护和利用。

听了小编的介绍,大家是不是又涨知识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