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11-14编辑:历史狂流
八股文的写作好坏,往往决定了一个考生的命途,它有它的经学范畴和道学味道,也有它的行文格式和形态走向。初始时期的八股文,打破了洪武初年科举与荐举并存的选人格局,表现了朱元璋“治本于心”的政治用心,翦灭群雄的过程使他明白了治世先治人、治人先治心的道理。承传元朝的科举制度绪馀,已不能满足他的统治了,他要以传递儒家思想文化精神的程朱理学,来为新生朝廷遴选可用而好用的人才,杜绝鱼肉百姓、贪赃枉法频频发生的现象。作者具体把握了明代特色股取士的因缘,破解了朱皇帝创制八股文的目的,并且行之有据地辨析了八股文科举发明权的归属问题。明代科举如同成荫大树,庇护了朱氏一脉坐享270馀年的荣华富贵,也让后来的大清帝国分享了几分馀热,难怪乎文治武功集一身的康熙乾隆甚是羞涩。干壮根必旺,循着作者认真解读明代科举创制和洪武天子用心的笔墨,不难发现追根溯源的魅力。
取士求才,是明代科举真正受益者的目的。统治者们订立条条框框,也是希望那些曾经经受儒学熏染的士子们,能正确履行政令畅通的责任和行使,为国家的长治久安提供坚实的财富保障,让老百姓不在繁重徭赋下怨言载道。教育模式是带有束缚性的,非定向的培养童生、生员和监生三级学校制度,严格的乡试、会试与殿试三级考试制度,也常常使后人想知道一个具体的究竟。沦为科举附庸的明代学校戕害学生的事实,作者没有回避,同时条理清晰地将明代学校体系、考试制度作了系统的解说与剖析。明代科举的利弊,我们现在很难作出具体的评判。扭曲本为天真淳朴的人性,残害自是青春激越的赤情,八股文的罪过是不会湮灭的;但回首历史,那个年代杰出的治世能臣李东阳、保国英雄于谦、抗倭名将戚继光、改革大才张居正、科学巨匠徐光启,和一大批以文章传世久远的人们,没有一个不是在三级学校、三级考试中走过来的。明代科举制度的形成和发展,给当时的统治者招贤纳士提供了一个筛选、过滤的通道,也为当时国家和人民准备与创造了一系列希望。作者的思路和行文是清晰缜密的,无论是具体到贡生中岁贡、选贡、恩贡、纳贡和拔贡几种释名,还是谈论会试的规制、费用、考法、内容以及录取形式。毋庸讳言,八股文的兴起为当政检验、衡量人才,提供的是一方试金石;勿容质疑,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在当时是其他手段难以企及更是无法替代的。
明代八股文不是没有变化的,小品文、戏曲文艺甚至小说创造,或多或少影响着它的文学走向。作者把八股文定性为明代科举制的灵魂,在全面分析八股文的释义、异名特征、文体、题目、构题、作法和演变的基础上,详尽地论证了明代八股文的文学化趋向。在作者看来,普遍文学化的趋势,决定了明代八股文的最大变化。事实证明亦是如此,隆庆、万历过后,朝政腐败,人民困苦,士子的思想受到了巨力的震撼与冲击,开始在程朱理学的铁链之中挣扎出来,集体式地冲破八股格式,直至“皆不知八股之何谓矣”(顾炎武语)。正是因为一个正统文体形式的转变,给晚明时代的八股文和其他文体,倾注了一股旺盛的血液。这一时期的小品文、诗歌、戏曲,更是佳作迭出,其中带着八股文的痕迹,却不失勃勃而发的冲劲。在科场失意的冯梦龙、凌濛初、罗贯中、施耐庵、吴承恩,写起小说来潇洒自如,又不时遗留出淡淡的哀怨和浓浓的遗憾。
明代科举时代的中国,注重的还是如何把封建制度发扬光大,却把中国一步步推近国力衰退的边缘地带。如果把明代科举放置在当时世界形势的大背景下考量,它充当专制皇权和与之相适应的官僚制度实现统治的得力工具,是无法改变的铁的事实,其对当时社会发展所起的消极作用更是不容低估。没有道德底线的人格丧失,延误中国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发展,从根源上说,当时统治者落后保守的治政理念和专制制度,应是造成这一切流弊和负面影响的深层次原因。但,作为一种教育模式,明代科举却有着可爱的一面。
活在尘寰之间,能有几人不是对功名念念不忘,陶渊明也好,李太白也罢,还是明清八股文风下的失利者们。随着长江黄河狂澜不断逝去的历史,有些惊心动魄,有些暗淡无光,更多的还是被尘埃封存或为人们误解的人物和事物。昔时为了跳出困境在独木桥上挤来挤去的人儿的确很多,也留下了不少让人憎怨的点点滴滴,而明代科举毕竟托举起了东方中国的一时强大,遗憾的是后来人受不了岁月的冲刷。
今天,我们已经跳出“应试教育”的怪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应当珍惜机遇直面挑战,把当下高考教学和学历教育,不要纯粹地理解为谋个好职业、得到高薪水的跳板,否则,就会无法顺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对于明代科举,我们不能从表面现象上画定异端的圈圈,最起码可以为当下和今后的中国教育找到一面或正或反的镜子,于正取其提升能力的精髓,于反不进入中伤人性的误区。
明清科举的真实面目是否还能还原,我不知晓,也许龚笃清也没有这方面的研究打算,但在他皇皇70万言的《明代科举图鉴》中,我们能够看到一些历史残留的难得的文献资料,跟着在他的认识发现科举不再是面目可憎的怪物,至少找到几许光彩熠熠的地方,如在求取功名的面前,人人是平等的。《明代科举图鉴》不时张扬知性的亮度,散发人文关怀的理想和温情,围绕明代科举的兴起与演化以及对中国发展的影响,冷静考察八股文的文本结构和思想品质,有效地为人们印象中的八股取士订正品位,并情有独钟辨证当前认识明清科举所面临的新问题,形成一部兼融史料性、现实性、批判性与科学性的创新型文化学著作。
龚笃清在代序中说:“科举已成了沉落在地平线下的夕阳,只在天边留下几抹苍凉残红,时代的风尚喜好更将其弄得非驴非,面目全非,但一种专属于它的格调与精神,仍傲然挺立在历史的长河中,射出不可掩盖的光华。”我们行进在科学发展的和谐时代,也应有着为中国的民族复兴与大国崛起,携手求取更大的功名。
上一篇:江山船:古代的水上妓院
下一篇:杨秀清:太平天国东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