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曾国藩手握重兵为何不反清?

时间:2017-01-18编辑:梓岚

曾国藩,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号“文正”,后世称“曾文正”。

在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时,他还有一个外号名叫曾剃头,这也从另一个侧面显示了他残酷无情的一面。

1864年,湘军终于攻进了天平天国的首都天京,1864年7月,曾国藩正式进入南京城接管该城,此时的曾国藩以及他军队的实力已经是无人可以撼动的了,在当时的华中与华东,实际都在他的军事独裁统治下,当时的外国观察家也不禁发出感概:曾国藩已经是中国中心地带最厉害的权力角逐者。甚至在天平天国覆灭后的几十年里,曾流传着这样的说法:曾国藩底下的数名高级将领,包括他的弟弟曾国荃在内,都曾劝他放弃摇摇欲坠的清朝,在南京自登大位,当中国的新皇帝。

然而,后来的历史证明,曾国藩并没有这样做。1864年9月,他立马给自己的弟弟曾国荃写了一封信,信中他明确告诉弟弟要做好战争后的归隐工作,“金陵克复,兄弟皆当引退,即以此为张本也。”,但此时的曾国荃全并没有接受哥哥的意见,看到弟弟没有反应,曾国藩立即又写了一份更为严厉的信要曾国荃照他的话做。他在信中写道:“自古握兵柄而兼窃利权者,无不凶于国而害于家,弟虽至愚,岂不知远权避谤之道?”。

这时的曾国藩掌握大权却又顺服朝廷,确实有些令人矛盾,其实,他心中的自我与外在的自我早已是泾渭分明。外在的曾国藩确实是一个杰出而无情的军事将领,在战争的末期,他几乎拥有了不受约束的权力。湘军中的士兵只对他效忠,把他当神一样看待,就连清廷下的命令,对于执行不执行也要看他的心情。

但在朋友家庭眼中,曾国藩确是一个极为恭敬、淡泊、常苦于抑郁与前途茫然的一个人,他是一个将领,但却没有夺取天下的志向,他对自己所掌握的权力从来没有觉的高枕无忧,他最希望的是做回一个文人,在平静中度过一生。他或许怀疑过朝廷官僚的腐败、贪婪、无能,但他却从未质疑过皇帝本人的正当性。

反而,他还觉得皇帝被整个帝国事务所重压,他甚至觉得皇帝的职位并不值得艳羡,反而该令人可怜。可能正是出于曾国藩的经历与意识,才最终使得他没有成为另一个新皇帝。而他的一句“自古握兵柄而兼窃利权者,无不凶于国而害于家”,也算是洞悉古今,高人一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