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开国英雄将军的故事——彭林

时间:2017-02-20编辑:梓岚

今天要给大家介绍一位共和国的开国将军,他的名字叫“彭林”,江西省吉安县人。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见到周恩来不能相认

1939年春,浙江天目山麓。黄灿灿的迎春花一团团、一簇簇,透露出早春气息,令人心旷神怡。

这一天,几十号身穿国民党军服的士兵,站在公路两侧担任警戒。“说是共产党的一位要员要来,会是谁呢?”他心里默默地想着。

“来啦!来啦!”前面的人一个个探着头,朝来人的方向望去,谁都想一睹这位中共要员的风采。

“啊,是周副主席!”他险些喊出声来。

当时,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共同抵抗日本侵略者。周恩来担任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负责协调新四军和国民党军队联合抗日的行动。此刻,仪表端庄的周恩来,穿一套浅灰色的中山装,神采奕奕。他左手手臂曲向胸前,右手一前一后自如摆动。在国民党浙江省主席的陪同下,周恩来迈开大步朝前走来,那炯炯有神的目光扫视着路旁担任警卫的士兵……

此刻,他的心怦怦地跳动,他的脚不由自主地向前挪了挪,真想跑上去跟周副主席热烈地握手,向他问好。

是的,在国民党统治区能见到周副主席,是多么不容易啊!他有多少话要向周副主席倾吐啊!

但是,党的地下工作有严格的纪律,绝不允许擅自暴露身份。他竭力抑制那颗剧烈跳动的心,控制住自己的感情,立住脚步,没有上去相认。

第二天,周副主席举行演讲会,纵论全国抗日救国形势,讲述国共两党消除磨擦、维护抗日大局。这又是一次见周副主席的好机会!他想起离开延安前的情景:那时,他正在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周恩来到抗大演讲,鼓励同学们到抗日前线去,到敌人后方去。热切的嘱托,把他的心烧得热烘烘的。如今,自己奋战在敌后,正是按照周副主席的教诲,在隐蔽战线践行抗日救国。在特殊的环境里,他难免感到孤单、寂寞,活像孩子离开了娘。今天,碰上这样的机会,怎不想亲自去聆听周副主席的演讲呢?但是,为避免引起怀疑,他再次抑制住感情的波涛,决定派一个国民党党员去听演讲……

这是记者在人民海军采访时听到的动人心弦的故事。这位有着传奇经历的人名叫彭林

彭林,1914年出生在江西吉安县。他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他担任过海军航空兵部政委,离休前是海军顾问。

这位身经百战的红军老战士,在真枪实弹的敌人面前,是位勇敢的斗士。他随红二方面军长征到达延安时,就已经是一个模范师的师政委了。如果继续留在八路军中,他是指挥千军万马的战将!可是,当组织上向他交代地下工作任务时,他二话没说,毅然服从组织需要,秘密来到上海,辗转到浙江,任中共浙西特委委员,在一支抗日游击队中担任参谋。他经受了挫折的考验,几度与组织失去联系;他身穿国民党的军服,常常受到国民党官员的训斥。同时,他还受到老百姓的唾骂,里外受气……

他说,在见到周副主席的一瞬间,有多少心里话想对他说,有许多情况要汇报啊!然而,党性、纪律、理智,战胜了情感的冲动。他没有公开相认,没有暴露身份,从而得以在敌人营垒里继续隐蔽下来。

隐蔽战线磨利剑

在抗日战争错综复杂的环境中,浙江的国民党军队与土顽势力同流合污。老百姓对这帮“老总”们切齿痛恨,骂其为“刮民党”。

彭林所在的抗日游击队,披着国民党军队的外衣。观其外表,老百姓很自然地把他们视为“刮民党”军。一见这些当兵的,百姓就吓得四下逃散。为了打开局面,又不惹人怀疑,他在团结抗日的旗帜下,巧妙地向士兵灌输红军、八路军、新四军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严格群众纪律,严禁欺压百姓的道理。抗日独立大队的士兵又多是穷苦人的子弟,浅显的道理使他们懂得不能欺压父老乡亲。因而,当地的群众感到这支队伍好怪,怎么同国民党其他部队不一样,不抓不抢呢?

谁个好劣,还得看打不打鬼子。在记者访问彭林时,他捋起右手的衣袖,露出一个疤痕,陷入了战斗的回忆:

彭林经常率领那支抗日独立大队寻机打击日本侵略者。那次,他带领部队向敌人的据点射击,骚扰鬼子,搅得鬼子不得安宁。不料,一发炮弹呼啸而来,一块弹片击中他的右臂,流了好多鲜血。他被送往医院,治疗了两个多月才痊愈。“这是战斗的印记!”说话间,他脸上露出自豪的神情。

从事地下工作,常常遇到意外的险情。

一次,彭林带领游击队员出去宣传抗日,突然被一帮“红枪会”人员团团包围。

“红枪会”人人头上裹着一块红布,手里拿着红缨枪,还有巫师装神弄鬼,吹嘘刀枪不入。他们多是由国民党和当地的地主恶霸操纵的地方武装。这帮人强行把彭林绑了起来,明晃晃的刺刀对着他的大腿,眼看就要刺下去。彭林临危不惧,晓以大义,讲中国人要一致抗日,不能互相残杀,并答应“赏”给他们两支驳壳枪,他们才将他释放。

彭林化险为夷,而他的一位战友却在遭受另一支红枪会袭击时,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彭林为此十分悲恸。

后来,游击大队转移到浙东。在一个秘密联络点,彭林见到了中共浙江省委书记刘英。刘英指示说:“你们要利用合法身份,长期隐蔽,积蓄力量,伺机行动。不要以为你们现在只掌握一个连。在敌人肚子里的一个连等于一个团,突然在敌人内部动起来可了不得,要看重自己的力量。”

谈话之后彭林心里一直热乎乎的。掂掂肩上的担子,他觉得分量更重了。

可是,没多久,国民党的一份内部通报使彭林大吃一惊:由于叛徒告密,刘英被捕,被国民党杀害了!多少个深夜,彭林蒙着被子痛心落泪!

后来,经过两年多时间联络,彭林才重新与党组织接上了关系。经过一番周密的准备,征得上级同意,这支“抗日独立大队”正式打出了共产党武装的旗号。彭林果断地率领这支300余人的队伍,在预定地点与新四军胜利会合,回到了党的怀抱。

执行秘密使命、经历特殊考验的彭林,一回到新四军便如鱼得水,担任新四军支队长,带领官兵驰骋抗日疆场,立下了汗马功劳。

让起义军虎虎生威

时局的发展迅猛异常。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不可一世地发动内战,却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淮海战役一拉开序幕,解放军便旗开得胜,一举歼灭黄伯韬兵团。敌军溃败如山倒,国民党军第三绥靖区的两个军宣布起义,投入人民的怀抱。消息传来,如同惊雷震撼敌军,而对我军则是极大的鼓舞。

改造起义军的任务,紧迫地摆在面前。派谁去担此重任呢?他,彭林!华东野战军首长立刻相中有特殊经历的彭林。于是,一份急电传到胶东军区东海军分区,担任军分区司令员的彭林火速赶到设在山东益都的野战军总部。原来,野战军总部决定将两个军的国民党起义部队合编成一个军,让彭林带领300余名干部前去执行改造任务,由他担任该军政治委员。

采取哪种方式改造起义部队更合适呢?以往的特殊经历,使彭林在瞬间迸发出超常的智慧。彭林根据自己多年在国民党军队从事地下工作的经验,提出一条大胆的建议:改变派人改造的方法,而采取派部队同起义部队合编的方式进行改造。他认为,合编的方式有利于起义官兵和解放军指战员实行“三同”,一起学习、生活和操练,在实际的接触中受到感化和熏陶,把政治思想教育做活,加快起义官兵思想转化的过程。采取合编的方式还有利于消除起义军官惧怕被吞并的疑惑心理,增强他们对共产党和解放军的信任。而且,合编的方式还可保持两个军的建制,壮大我军的阵容。

华东野战军首长经过分析研究,采纳了彭林的建议,决定抽调部分地方主力部队与那两个军的起义部队进行合编。

在实施合编的日子里,彭林深入到起义部队的官兵中间,向他们宣传人民军队为人民求解放的宗旨,宣讲人民解放军官兵一致、上下一致、军民一致的光荣传统。起义部队通过忆苦教育,通过和身边的解放军将士朝夕相处,体会到人民军队和旧军队的本质区别。起义部队经过脱胎换骨,闪闪红星不仅辉映头顶,而且闪烁在心。

这样,从国民党军营垒中倒戈起义的两个军,经过短暂而紧张的合编,获得新生,被列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序列,成为华东野战军的两个军。昔日的旧军队,掉转枪口,站到了人民一边,焕发出虎虎生气,汇入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的滚滚洪流,投入到摧毁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最后决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