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4-01编辑:梓岚
李纲是两宋交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李纲做官不久,但是他的才能和关心黎民的高尚品德被载入史册。李纲他就像一轮明月,永远不会被历史遮蔽,永远不会被岁月遗忘,永远被武平人民所缅怀和景仰。
打开史籍 这位才兼文武,胆略超群,曾被誉为宋“南渡第一名臣”的李纲,曾辅佐徽宗、钦宗、高宗三位皇帝,跨越两个朝代,一生宦海沉浮,被罢官六次、贬谪十次,流放三次,放逐行程二万三千余里。
他的一生被打上了悲怆的基调。悲剧的根源,源于千年皇权,源于至高的权威,那样的容不得臣子触碰。徽宗政和二年(1112)李纲中进士,三年升为监察御史兼权殿中侍御史,屡屡进言直指朝弊:当时徽宗沉缅酒色,耽于享乐,不理朝政。
在东京建造规模宏大的“寿山艮岳”。建设“寿山艮岳”工程,需用全国各地上好的石料和木材,地方官乘机勒索百姓,民不聊生,怨声载道。蔡京、童贯等“六贼”擅国,政治十分黑暗。
可以说,当时的北宋政治,是“脑瓜顶长疮,脚后跟流脓——坏到底了。”一般朝臣都不敢得罪这些权贵,而李纲却不顾个人得失,几次上疏谈论政治弊端,论内侍建节;论宰相任用堂后官;论从官入朝,笏击其下,批评那些整天琢磨专营、阿谀奉承并借此中饱私囊官吏“饱食官吏务求新巧日孳孳”。他的一心为了朝政的谆谆爱国情怀不但没有掀起时政革新的波澜,却给自己的一生埋下了沉浮跌宕的伏笔,屡遭打击报复。
宣和元年6月,国都开封大水成灾,渺漫如湖,漕运不通,灾情甚重。偌大诸朝列,面对灾情如晦,大臣们个个噤声,没有哪个朝臣进言。李纲不顾自己官小言轻,为民请愿,上书《论水灾事乞对奏状》:值此大水袭来,“积水暴集,浸民居”的危急时刻,本应是“群臣竭智效力,捐躯报国”之秋,但可怪的是“累日以来,倾耳以听,缺然未闻”,这些平日尸位素餐的权臣都干什么去了?!
屡进谏请求朝廷采取紧急措施“安集民居,借贷赈济,务令复业,无使失所”,拯救灾民,免除当年秋租。“凡营缮工役,花石纲运,有可省者,权令减罢”提出应将扰民的生辰纲、花石纲全部取消,严惩玩忽职守的水官,提拔真正能与民共患难的有智之材。
并敏锐的发现北方女真族的势力不断扩大,建议整修军备,防止外患。内忧外患愈演愈烈,谁来拯救这个水深火热的国家?李纲甘冒斧钺之诛,尖锐地直陈朝廷“比年以来,工役寖多,仰食者众,岁以侵耗,遂至殚竭”,对极力粉饰太平的徽宗君臣来讲,这无疑是当头一棒,徽宗见奏,非常气愤,遂把李纲贬到福建边荒之地沙县做监税兼摄武平县令。
这是李纲宦海生涯第二次被贬,据《武平县志·名宦》记载,李纲来到武平当年,武平社会动乱,人心惶惶,“伏莽滋漫,草木皆兵。四邻多垒.鸡犬靡宁”。李纲在一次次罢官中,在一次次贬谪中,其“爱民忧国之心,终有不可得而夺者",李纲虽被贬到边荒小地任职,却能把去国流落的失意放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大刀阔斧整顿治安,“团结民心,安内攘外”,使“不轨之徒,闻风星散,四民成登衽席之安,商贾得免裹足之患”,人民得以安居乐业。
“人君之治莫大于道德教化”,武平“人素尚武”,要“止邪行于未形”,在“严吏治”同时更重要的是“敦教化”,李纲遂择西山建“读书堂”, 兴办书塾,集士子课文讲艺,深入坊间讲学教化乡民,授予“道德文章”,传播“礼义廉耻仁智信”,使民风逐步由“尚武鲁蛮”转变为“和邻睦族”。
宣和二年(1120),李纲官复承事郎。时间也正以这样的机缘,上演着历史一幕武平乡亲“攀辕卧辙留李纲”的感人至深的别离情景。《武平县志》记李纲“去任之时,(乡民)攀辕卧辙,截蹬留鞭,恨不能阻”。李纲的惠政仁德,让武平人民极端感念。大家拖住李纲的马车,抽掉马车的蹬板,夺下马鞭.甚至卧在车轮下.不让李纲上路。长亭古道,十里相送,恳情依依,终难一别。
历史的长河浩荡无尽,淘洗过无数过客,像李纲这样盛负治国治政之才,又一腔热血忠君爱民,为苍生社稷殚精竭虑的人,我们大概永远不嫌其多,只恨其少!在历史上,英雄往往偏与多难的时代相伴,李纲也不例外。一个王朝的终结,总是那么悲壮。在大宋末年飘摇的年代,在一片污浊委琐之中,在历史的暗角里,一代文臣名相李纲只能仰天长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