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4-18编辑:梓岚
赵桓出生的时候,他的父亲刚刚当了 4个月的皇帝,屁股还没有坐热。 在他5个月大的时候,就被册封为检校太尉,山东东道节度使,韩国公。 第二年六月又成了开府仪同三司,封京兆郡王。崇宁元年(1102) 二月他 的名字改成了赵煊,八月的时候又把名字改成了赵桓。
大观二年(1108) —月”赵桓被册封为定王,然后到外面去学习,虽 然艰苦,但平时学的那些书也不过就是些《礼》《易》《尚书》之类,还 有《汉书》等史籍,另外再穿插一些诗词歌赋。之所以学起来很吃力,是 因为赵桓这个人天生就比较愚钝,资质太差,和那些天生聪颖的人根本没法比,因此一篇普普通通的文章,他都要花好几天的时间才可以背诵。
但是勤能补拙,他虽然是笨了点,然而却特别勤奋,而且和别人说话的时候 非常有礼貌,渐渐的人们也就不觉得他笨了,甚至还认为他很聪明,也非常有容人之量,还很孝顺。
赵桓的生母王皇后在生下他之后渐渐不被皇帝喜欢了,由于她越来越不受宠爱,情绪经常处在非常低落的状态,因此在大观二年九月的时候,才刚刚25岁的王皇后突然就撒手人寰。这时候赵桓的年纪还非常小,只有九岁。于是在失去了母亲的伤痛中,赵桓渐渐变得不喜欢说话,也不爱与人交往。
从此以后,赵桓变得恬淡无为,不再被世间的各种诱惑而吸引,说话办事非常老成持重。尽管他是东宫,即将来的太子人选,但是对于朝廷上的事情却从来也不参与。
时间过得非常快,一眨眼的工夫,赵桓就已经到了20岁,举行了加冠仪式以后,他就算是一个成年人了。在政和五年(1115)的时候,赵桓的父亲赵佶已经当了16年的皇帝了,赵佶打算向先帝学习,立下太子,将来让他继承自己的皇位。由于自古以来都是立嫡长子为太子,所以很自然的,赵佶就将赵桓册立为皇太子了。
赵桓想尽一切办法要让自己在太子的位置上一直待下去,平时说话办事也更加小心谨慎了。为了让天下的人都知道自己是一个非常节俭的人, 他平时的生活都十分朴素,即使是在拜谒太庙的过程中也要向皇帝请示,准许自己不乘坐金辂,不使用卤簿,而是穿着平常的衣服,骑着马前去。
他想要让父亲知道自己没有太大的野心,因此还要求那些官吏们在他面前不要自称为臣。在搬到东宫居住以后,赵桓向皇帝请示,将东宫以前的诸司局务减少一点,以便减少钱财和粮食的浪费。为了让别人都知道自己是一个刻苦学习的人,他一天的生活除了向父亲问安和吃饭睡觉之外,不论早晚,只要有空余的时间,他都要将学官召过来进行授课。
赵桓这个皇太子当得可以算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了,各方面做得都相当到位,然而他这个太子之位还是不那么牢靠,父亲赵佶好像有点不喜欢他。
金兵开始和宋朝开战了,虽然这看起来和赵桓没有一点联系,实际上却帮了他的大忙。由于在金兵的铁蹄之下,宋朝的军队节节败退,完全不是对手,因此赵佶对赵桓的态度渐渐发生了转变,变得越来越好,最后甚至显得特别疼爱了。
他亲自御笔朱批,将赵桓拜为开封牧,并且一再向天下人声明说,这件事不是那些大臣们的主意,而完全是出自自己的真心实意,通过这件事就让天下人看到,自己对这个皇太子有多么的喜爱,多么的信赖。
这个命令刚下达,更让赵桓摸不着头脑的事情便发生了,第二天当他人朝向父亲赵佶问安的时候,赵佶忽然将一块象征着皇帝权威,只有皇帝才可以佩戴的排方玉带赏赐给他。
到了宣和七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宋徽宗赵佶经过深思熟虑,做出了一个非常重大的决定,把皇位禅让给皇太子赵桓。当然,他之所以在金兵攻打宋朝的时候突然之间对太子的态度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目的已经显露无疑,他就是想要把这个危险的皇位尽快让出去,这样就可以让他的儿子当替死鬼,去抵抗如狼似虎的金兵。后来的事实证明,赵佶的这个决定是非常英明的,不过对于赵桓来说却是被自己的父亲给算计了。
赵佶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命人将皇太子赵桓叫到跟前来,要将皇位传给他。于是赵桓被传召的人领到赵佶居住的保和殿东阁,然后就跪下蔬头,行完礼之后看见赵佶在床上半躺着,那些朝廷重臣们都在他的床前围绕着,心里不由觉得非常奇怪,不知道要发生什么事了。
少宰李邦彦和太师童贯马上将一件御袍抖开,给赵桓披到身上。赵桓不明白到底是什么情况,不由得双腿一软,重新跪了下去,还哇的一声哭了出来,坚决不接受这件黄袍。他一面哭,一面扑倒在地上,把袍子甩了出去,大臣们也没有办法了。
赵佶一看他这样怎么能行,自己绝对不会再当皇帝了,一定得把太子弄到皇位上去。于是便在纸上写了一句话:“汝不受则不孝矣。”赵桓哭着将那张纸接到手里,看了看便哭着说:“臣若受之则不孝矣。”过了一会儿又抬起头,流着泪以沙哑的嗓音说道:“父皇欠安,臣儿定难从命。”就这样一直僵持了很久,赵佶也没有办法了,就下令让内侍把赵桓扶起来去福宁殿登基当皇帝。
于是那些内侍连拖带拽把赵桓弄了出去,一路艰难地前行,走了半天才到达福宁殿的西庑门那里。一直等在那里想要向新皇帝祝贺的大臣们,也赶紧过来帮忙把赵桓扶着,让他进人到大殿里面去。他们本来想着马上就把赵桓扶到座位上面去,让他即位当皇帝。但是赵桓经过一路的折腾,昏了过去。这些人没有办法,只好把他抬到了床上,先让他休息一下。
经过他们这么一折腾,天已经完全黑下来了,皇宫中的亭台楼阁很快就被一片黑暗所吞没。那些收到命令赶过来参加内禅典礼的大臣们已经在殿外班列成序,就等着新皇帝出来,一起向他祝贺了。但是左等右等不见新皇帝出来,他们怎么也想不到这个皇太子还没有即位,就晕了过去。
那几个重臣见百官都在焦急地等待,经过商量,决定不再继续等下去了,先宣诏然后再让太子登基也是一样的。于是由太宰白时中对着文武百官,高声将禅位诏书朗读了出来,但是这样一来,那些官员们更不肯离去了,都 说要向新天子祝贺了之后才回去。
几个重臣一见这种情况,一点办法也没有了,只能等着赵桓醒过来。后来大宦官梁师成由后宫到这里来,对那些大臣们说:“新皇帝自从之前被拥到福宁殿那里以后,到现在还昏迷不醒呢。”那些官员们听他这么说, 便开始议论起来,几位宰执大臣则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了主张。
于是他们把一直以来都和赵桓比较亲密的大臣耿南仲召进宫侍候,并且准备把御医叫过来给赵桓瞧一瞧,让大臣们各自退下,说是“今天已经太晚了,其他时候再与群臣在大殿见面。
第二天,在又一次固辞不允后,赵桓终于接受了这个现实,登基做了皇帝,并且接受官员们的朝贺。
下一节:宋钦宗的犹豫不决坏了大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