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5-11编辑:历史狂流
蒲松龄自幼聪明好学,才华横溢,“经史皆过目了然'学过文章能“倒背如流”。然而,这样一位聪明好学的才子为什么会每每落榜、屡试不第呢?蒲松龄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地主家庭,受当时社会风气和家庭的影响,他自幼就热衷科举,并且在19岁的时候接连考取了县、府、道三试第一,成了秀才。但是此后,蒲松龄连续四次参加举人考试,却全都落榜,直到71岁高龄的时候,才破例成为了贡生。为何才华横溢的蒲松龄屡试不第,这其中的原因后世的学者也是众说纷纭,经过总结大致分为以下几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认为,蒲松龄屡屡落榜是和对对子有关。清朝顺治年间,朝廷采用了“以汉制汉”的策略,终于剿灭了明朝残余势力,正式成为了中原的霸主。顺治帝随后采纳了汉臣的意见,举行科举考试选拔人才。为了笼络人心,维持政权稳定,顺治帝特别授意摄政王多尔衮和汉臣范文程一起,在京郊开了一家文昌客栈,大张揭帖。声称凡来此地住宿的人,只要能够对出店主的上联,就可以免收饭钱和住宿费,并且在临走时还有十两纹银相赠。顺治帝希望通过这个方法来网罗人才,为己所用。
顺治十六年,时年20岁的蒲松龄上京赶考入住了文昌客栈,蒲松龄自恃才高,要求对对子。于是范文程就出了一句:“千里为重,重水重山重庆府。”蒲松龄自幼熟读诗书,对许多对联故事都娴熟于心。他清楚地记得这是明朝开国皇帝、有对联天子之称的朱元璋给四川重庆府一个落魄秀才的出句。当年重庆秀才的对句是:“一人成大,大邦大国大明君。”这一对句得到朱元璋的赞赏。于是蒲松龄不假思索,脱口而出道:“一人成大,大邦大国大明君。”可是,令蒲松龄没有想到的是,范文程却在顺治帝面前添油加醋。说他“恃才疏狂,不说圣朝”,理由就是蒲松龄随口答出的那句对子。顺治帝本想将蒲松龄逮捕入狱,苦于没有证据,于是便做出对蒲松龄“永不录用”的口谕。康熙继位以后,自然遵照顺治帝的意思。可怜蒲松龄不明所以,还接二连三地参加科举考试,却屡屡落榜。后来他在《聊斋志异自序》一文中有记载道:“花了这么多年的时间,编写了这本书。”满腹才华,却落得如此境遇,必定会孤愤不已。当然这个说法只是民间的一个传说而已,没有可靠的史料依据。
第二种说法认为,蒲松龄屡屡落榜的原因与他写《聊斋志异》有关。根据史料记载,蒲松龄的好友张笃庆发现蒲松龄因为写《聊斋志异》影响到科举考试,于是就写诗“聊斋且莫竟谈空”,以此暗示他要专心备考科举。但是蒲松龄听不进任何的劝告,每逢听到奇闻逸事,就会详细了解考证,然后写到自己的书里去。
根据《三借庐笔谈)中的记载,蒲松龄为了收集更多的民间传说写到《聊斋志异》里面,就在家乡柳泉旁边摆了一个茶摊,请路人喝茶讲故事,听完后回家撰写修改,从而著成了《聊斋志异》一书。鲁迅对于这个说法曾经做过详细分析,认为此事不可能存在。根据史料中的记载,蒲松龄做了45年的私塾老师,家境贫困潦倒,根本就没有时间和金钱去摆茶摊。但是不可否认的一点是,蒲松龄听到任何奇闻怪事的时候,都会收集起来写进小说。
第三种说法认为,蒲松龄考场失意和县、府、道三试主考施闰章有关。蒲松龄一生不得志,他这个不得志恰恰是从少年得志开始。蒲松龄19岁的时候,参加秀才考试,他在淄川县、济南府、山东省,三试第一,成了秀才。当时的主考官施闰章也是有名的大诗人。清初诗人有“南施北宋”之说,“北宋”是山东人宋琬,“南施”指的就是这个施闰章。
施闰章给参加道试的山东秀才们所出的第一道考题叫《蚤起》,这个题目是从《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而来的。当时的科举考试是考八股文,既然题目叫《蚤起》,顾名思义,就要阐述孟子在《蚤起》里面所讲的那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可是蒲松龄却用虚构的方式写了一篇类似于小说的文言文,而这样的写法是不符合当时八股文的要求的,但是蒲松龄遇到的主考官却是爱才如命的大文学家施闰章,他非常欣赏蒲松龄的这篇文章并给予了极高的评价。随后,施闰章大笔一挥,蒲松龄就成为了山东的头名秀才。县、府、道三试第一以后,蒲松龄踌躇满志,准备考取更大的功名。可是施闰章对蒲松龄的评价也误导了他,导致蒲松龄认为参加科举考试的应试文章就应该如此写。在之后近四十年的科举考试中,他再也没有遇到像施闰章那样的“伯乐”,主考官们根据八股文的要求来选拔人才,所以蒲松龄屡屡落榜,终身不得志。
可是,蒲松龄为什么在屡屡落榜的情况还非要走科举这个独木桥呢?因为这是他唯一的选择。科举考试是当时像蒲松龄这样的众多穷知识分子改变自身命运的唯一出路。遗憾的是,蒲松龄穷其一生都未能如愿以偿。这也许就和上述的三个说法有关,但导致他怀才不遇、终身不得志的根本原因还是腐朽的科举制度以及黑暗的封建仕途。
更多精彩推荐:
返回大全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