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5-17编辑:梓岚
范蠡,字少伯,春秋末期楚宛三户人(今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后人尊称“商圣”,乃中国儒商之鼻祖。越国著名谋臣,与文种俱为勾践股眩大臣,最终灭亡吴国。因为意识到勾践只可同患难,不可共富贵,毅然弃越奔齐,三聚三散,富甲天下。他年轻时,曾拜计然(又名辛文子)为师,研习治国、治军方策。
公元前496年前后范蠡偕文种远赴吴越,因在吴国难展才华慨然离吴入越,辅助勾践二十余年,终于使勾践于公元前473年灭吴。范蠡以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遂乘舟泛湖而去。后至齐,父子戮力耕作,致产数十万。齐人闻其贤,使为相。范蠡辞而不受,后迁往陶地(今山东汶上县军屯乡南陶村一带)。经商积资巨万,世称“陶朱公”。
范蠡从政,是他人生的转折。他的行为举止放荡不羁,个性率真,深得道家风范,但他并非颓废,不是悲观主义者,在内心,范蠡还是有治国平天下的宏大志向的。他的思想特征,可称儒道互补或外道内儒。
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攻打越国,然而在檇李(浙江嘉兴)之战中大畋,被击中脚趾,因伤势过重,不久死去。吴王阖闾临死,告其子夫差曰:“必毋忘越!”
公元前494年,勾践听说吴国日夜演练士兵,准备向越国报仇,打算先发制人,再来个檇李大捷。范蠡力谏:天道要求我们盈满而不过分,气盛而不骄傲,辛劳而不自夸有功。勾践不听范蠡劝谏,执意出兵。范蠡预料此战凶多吉少。
按照吴越双方议和的条件,越国战败过了两年,越王勾践将要带着妻子到吴国当奴仆,他想带文种。范蠡愿随勾践同行,说:“四封之内,百姓之事蠡不如种也。四封之外,敌国之制,立断之事……种亦不如蠡也。”可以看出,范蠡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且具有敢于担当的高贵品格。
吴王夫差想劝范蠡离开勾践,到吴国帮助自己,而范蠡毫不动摇,坦然说道:“臣闻亡国之臣,不敢语政,败军之将,不敢语勇。臣在越不忠不信,今越王不奉大王号令,用兵与大王相持,至令获罪,君臣俱降,蒙大王鸿恩,得君臣相保,愿得入备扫除,出给趋走,臣之愿也!”
在夫差病时,范蠡还示意勾践尝夫差之粪便,以迷惑夫差。这是范蠡导演、勾践出演的一出荒诞剧,演出成功对勾践的前途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经过此事,吴王被深深地感动,对勾践动了恻隐之心。而在政治当中,掺入了个人私情,注定夫差的结局是悲惨的。
战争之后,越国国力几乎跌到谷底,且其在复兴之时,要慎之又慎,切不能让吴国有所察觉。范蠡建议勾践劝农桑,务积谷,不乱民功,不逆天时。先抓经济,继而亲民,稳定社会。施民所善,去民所恶。协调内部关系,内亲群臣,下义百姓。有人生病,勾践亲自去慰问。有人去世,就亲自去办丧事。对家里有变故的免除徭役。一系列的措施,使百姓得到安定。
为了提高军事力量,范蠡重建国都城。在建城的过程中,范蠡建了两座城,一座小城,一座大城。小城是建给吴国看的,而大城建得残缺不全,面对吴国的方向,不筑城墙。这样就迷惑了夫差。重视军队训练,提高士气,提高战斗力,组织了敢死队,给以最高金额奖励。为了进一步迷惑夫差,范蠡又投其所好,派人送给他最喜好的东西,以讨夫差的欢心。还向夫差进献美女,消磨夫差的意志。
公元前476年,伐吴的条件终于成熟了,此时夫差倾全国之力,北上中原争霸,使国力严重消耗,后方空虚,只剩下老弱与太子留守。越国经过近20年的精心准备,国力强大,范蠡建议勾践立即兴兵伐吴。公元前473年,吴军全线崩溃,吴王夫差逃到姑苏台上固守,同时派出使者向勾践乞和,祈望勾践也能像20年前自己对他那样宽容,允许保留吴国社稷,而自己也会像当年的勾践一样倒过来为之服役。勾践动摇了,这时范蠡站出来,陈述利弊,平复了勾践动摇的心态。夫差自杀的时候,想念起伍子胥,认为自己愧对伍子胥,以至于造成如今的结果,遂蒙面自杀。
灭吴后,范蠡向勾践提出了自己隐退的想法。勾践极力挽留,并威胁他说,如果坚持要走的话,就会杀掉范蠡及其妻子。但范蠡并不动摇,决然地走了。
范蠡还告诫文种要知退,说高鸟已散,良弓将藏,狡兔已死,良犬就烹(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可共患难,不可共富贵。然而文种不听。果然,后来勾践赐文种一剑:“子教寡人伐吴七术,寡人用其三而败吴,其四在子,子为我从先王试之。”文种遂自杀。
范蠡搌转来到齐国,变姓名为鸱夷子皮,在海边结庐而居。父子戮力耕作,兼营副业,很快积累了数千万家产。范蠡仗义疏财,施善乡梓,他的贤明能干被齐人赏识,齐王把他请进国都临淄,拜为主持政务的相国。他喟然感叹:“居官致于卿相,治家能致千金;对于一个白手起家的布衣来讲,已经到了极点。久受尊名,恐怕不是吉祥的征兆。”于是,三年后,他再次急流勇退,向齐王归还了相印,散尽家财给知交和老乡。
一身布衣,范蠡第三次迁徙至陶(今山东肥城陶山,或山东定陶),在这个居于“天下之中”(陶地东邻齐、鲁;西接秦、郑;北通晋、燕;南连楚、越)的最佳经商之地,操计然之术(根据时节、气候、民情、风俗等,人弃我取、人取我予,顺其自然、待机而动)以治产,没过几年,经商积资又成巨富,遂自号陶朱公,当地民众皆尊陶朱公为财神,乃我国道德经商——儒商之鼻祖。史学家司马迁称:“范蠡三迁皆有荣名。”史书中有语概括其平生:“与时逐而不责于人。”
范蠡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如下几种:
注意选择经商环境,把握有利时机,遵循市场规律,做事有准备,不盲目。待时而动,得失均衡。范蠡关于把握时机的全面论述很有现代价值。他的待时原则实际上是要求经营者站在时机的面前,超时以待,就像以网张鱼须迎之方能猎获。
“知斗则修备,时用则知物,二者形则万货之情可得而观已。”知道要打仗,所以要从各方面做好准备,知道货物何时需用,才懂得货物的价值。只有把时和用这两者的关系搞清楚了,那么各种货物的供需情况和行情才能看得清楚。#p#分页标题#e#
抓住现时得时无怠,因为时不再来,天予不取,反为之灾。其三是从时而追。处于这种境况时要讲究一个“快”字,指出从时者,犹救火,追亡人。
销售理论,贵出贱取。贵出如粪土,当商品价格涨到最髙点时,要果断出手。贵上极则反贱。贱取如珠玉,当商品价格跌落到最低点,要像珠玉一样买进,贱下极则反贵。
三八价格,农末俱利。范蠡以为“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末病则财不出,农病则草不辟矣。上不过八十,下不减三十,则农末俱利”。商人的利益受到损害,就不会经营粮食商品;农民的利益受到损害,就不会去发展农业生产。商人与农民同时受害,就会影响国家的财政收入。最好的办法就是由政府把粮食价格控制在八十和三十之间,这样农民和商人就可以同时获利。
积着理论。“积着之理,务完物,无息币。以物相贸易,腐败而食之货勿留,无敢居贵。”要合理地贮存商品,加速资金周转,保证货物质量,薄利多销。范蠡主张逐十一之利,薄利多销,不求暴利,这种非常人性化的主张,符合中国传统道德中经商求诚信、求义的原则。
范蠡“富好行其德”,是因为他认识到物聚必散,天道使然。《老子》有云:“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范蠡从人有盛衰、泰终必否的道理中隐约感觉到久受尊名,不祥的道理,可以说与老子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
毋庸置疑,范蠡是人生中的智者。他的选择虽有些无奈,但却为自己留下了永久的美丽。相对于那些不懂退避、硬充好汉的人而言,他才是英雄,因为他有勇气放下令人艳羡的光环,留给了世人一个睿智的微笑。
他深谙世事,洞悉君王心术。范蠡懂得,只有在敌国存在的环境中,君主心目中才有谋臣的价值,敌国破亡了,客观环境变化了,谋臣的价值就会自然丧失,一个没有价值的智谋之士必然被君主视作威胁统治的心头祸患。这一现象不是根源于某一君主的心术,而是君主专制制度下政治运动的一条规律。能够明察天人之道、隐居一方,以避免成为下一步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越王另一功臣文种的最终遭遇从反面说明了范蠡这一选择的正确性。
他不恋名利,善于谋后。一个成熟的人应该知道恰当地表现自己。明人许相卿说:“富贵怕见花开。”此语殊有意味。言已开则谢,适可喜正可惧。做人要有一种自惕惕人的心智,得意时莫忘回头,着手处当留余步。此所谓“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宋人李若拙因仕海沉浮,作《五知先生传》,谓做人当知时、知难、知命、知退、知足,时人以为智见,反其道而行,结果必适得其反。范蠡不恋名利,弃官从商,为求避世,三散家财,最后得以终身;文种在名利面前有所犹疑,悔之晚矣,只落得个引剑自尽的下场。此二人,足以令中国历史臣宦者为戒。不过,痴人的不幸往往就在于“不识庐山真面目”。
下一节:商鞅的成败取决于变法
更多王侯将相传记故事:中国古代王侯将相传记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