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张衡:东汉时期伟大的科学家

时间:2018-10-09编辑:梓岚

我国伟大的科学家张衡,以其在科学上的卓越成就而闻名于世,月球上有以“张衡”命名的环形山,宇宙间有以“张衡”命名的星星。1955年,邮电部发行了纪念张衡的邮票。1956年,河南省南阳县石桥镇重修了张衡墓和平子读书台。郭沫若同志在墓碑的题辞中赞颂说:“如此全面之人物,在世界史上亦属罕见”,“万杞千龄,令人敬仰”,为什么他会得到如此崇高的评价呢?

张衡,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科学家。他出生在一个比较清廉的官僚世家,父亲早亡,祖父张堪是地方官吏,后来家境衰落,有时靠亲友的接济为生。

公元100年,23岁的张衡出任南阳太守鲍德的主簿,负责处理日常公文。在办理政务之佘,先后用了10年时间,完成了后人传颂的《东京赋》和《西京赋》等文学作品。他的这些作品在五、七言诗赋的发展史上有一定的地位。同时他还是东汉时期的四大名画家之一。

张衡最人的科学成就是在天文学领域。公元111年,张衡先后担任过郞中、太史令和公车司马等官职。其中,担任太史令时间最长,前后达14年之久。在这期间,他对天文、历算进行了精湛的研究,最后写成天文学巨著——《灵宪》匕“灵”指神灵,这里指天象;“宪”是法则。“灵宪”即天象法则之意。《灵宪》-书阐述了许多天文现象。

他指出月亮本身不发光而是反射太阳光,所以月亮的位置和太阳相对时,是满月;背着太阳的时候,月亮就不见了。他从日、月、地球所处的不同位置,对日蚀和月蚀的成因,作了我国最早的科学解释。书中记录了在洛阳观察到的恒星2500颗,和现代天文学家所观察到的星数2500—3000颗基本相同。

张衡影响世界的发现是发明创造了浑天仪。浑天仪是由铜铸成的一个圆球,上面刻划着赤道、黄道、南北极、日月星辰以及28宿和24节气。铜球装在一根倾斜的轴上.铜球外面安有一个水平的环,表示地平线。铜球由东向西运动,刻在上面的恒星就从东方升到地平线以上,又向西落在地平线以下,和天空中兔星东升西落的情况完全相符。这样,人们坐在屋子里,便能从浑天仪上看到天体运动的情况。

张衡还创造了一种测定风向的仪器——相风铜鸟。相风铜鸟是在一根五尺高的竿顶上安放、只衔着花的铜鸟,可以随风转动。鸟头所对就是风的方向。张衡创造的相风铜鸟和欧洲的候风鸡相仿。欧洲的候风鸡是公元12世纪才出现的,比相风铜鸟晚了1000年。

公元132年,张衡父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架探测地震的仪器——地动仪。这架以精铜制成的地动仪,形似酒樽,上有降起的贺盖,内部中央立一根上粗下细的铜拄,柱旁有八条通道,称为“八道”,道中安有发动机关,仪体外部周围铸有八条龙,按八个方向布列,每个龙嘴里都衔着一个铜球。对着龙头,八个铜蟾蜍蹲在地上。哪个方向要发生地農,正对着这个方向的龙嘴就会自动张尹,铜球落人蟾蜍口中,发出地震的鳖报。

公元138年二月初三日,地动仪西方嘴里的铜球忽然落了下来,可是住在洛阳的人丝毫没有感到什么地动,有些学者怀疑地动仪的灵验。没过几天,陇西来人报告,那里发生了地震,这才使大家极为信服。欧洲人在1880年才制成了第一架地动仪,比张衡晚了1700年。

后来,张衡制造的地动仪失传了,本世纪50年代,科学家们根据古书的记载,复制出一个模型,陈列在北京的中国历史博物馆里。

张衡于公元139年逝世,享年62岁。


下一节:张仲景:一个故事证明其医术高超

更多中国古代科学名人故事>>>中国古代科学名人巨匠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