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叶向高担任首辅后为何有技难施

时间:2017-08-29编辑:梓岚

叶向高,字进和,号台山,晚年自号福庐山人。福建福州府福淸县人。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生,明熹宗天启七年卒。叶向高在万历后期至天启年间担任首辅一职。

叶向高,字进卿,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9年),叶向髙出生在福淸一个普通的平民家庭。父亲叶朝荣,曾任养利(今属广西)知州。叶向高出生时,正值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兵荒马乱,倭寇横行。叶向高的母亲身怀六甲,四处逃难,后来在路旁一个茅厠中生下了他。出生后的叶向高更是灾难频频,多次徘徊在生死边缘,幸运的是没有伤及性命。

生在不幸的时代,使叶向髙度过了一个辛酸的童年。也许正是由于生活环境的艰难,叶向髙从小就乖巧懂事,在父母的催促之下,更是发愤读书,希望将来可以参加科举,步人仕途,立志出人头地。经过数十年的艰苦努力,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年),24岁的叶向高在科考中一举成名,高中进士,被授予庶吉士之职。从此以后,叶向高的宦海生涯就开始了。

神宗在位时期间,荒于朝政,贪图享乐,生活奢靡,万历年国库积存的钱财都被他挥茁一空。在金钱短缺的时候,神宗为了满足他自己无穷的私欲,还想着法子捞钱。

万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神宗下令在各地开采银矿,并派出矿监专门负责其事。这些矿监每到一个地方,就逼迫那些贫民当苦役,致使很多农民 丧失生计,而神宗下令设的税使更是设立各种名目,恣意剥削,百姓们苦不堪言。叶向高目睹这些情形后,奏请神宗停罢矿监税使,以给百姓们一条活路。 但由于这会损害一些人的利益,于是奏折被扣压,没有向神宗报知。

公元1598年,叶向高被召担任皇长子侍讲学士,又被任命为詹事左庶子。不久,叶向高被提升为南京礼部右侍郎。几年之后,又被改任为吏部右侍郎。这个时候,叶向髙再次上书请求废除不合理的矿税制度和惩治作恶多端的辽东税监高淮,由于叶向高与首辅沈一贯的主张有所偏差,最终以无果告终。

沈一贯被罢官后,神宗下令增补内阁大臣。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五月,叶向高被提拔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第二年,由于内阁首辅朱赓去世,而次辅李廷机一直闭门不出,叶向商就成了首辅。

神宗不理朝政的时期就是叶向高任宰辅时的日子。

神宗是一个昏讲无能,不理朝事的无赖皇帝。大臣之中甚至有挂空名不任职的事,有一些衙门甚至空无一人,也不增补官员。由于皇帝整日不上朝,大臣与皇帝多年难见一面,致使朝廷之中渐渐形成相互对立的党派。宦官更是仰 仗皇帝宠信,目中无人,欺压百姓,耀武扬威,四处搜刮民脂民資,天下为之所苦。面对江河日下的朝政,叶向高忠心耿耿,怎奈生不逢时,空怀一腔报网心。但是不甘沉沦的他要奋力一搏,为没落的明王朝奉献自己的力录。

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叶向高刚到内阁,就向神宗上奏,希望他能恢复万历初期的善政,使大臣们也能各就其位,各行其职,改变当前的状况。神宗见到奏折,只是翻了几下并不理会奏疏。神宗早已无力理国亊,无心爱臣民,心中已无国家,更无子民,他关心的只是自己糜烂的生活。叶向高在如此打击下,五个月后便上交辞呈。

他说:“我知道古来导致国家衰败的原因很多。但是还没有上下隔绝、内外背离到今口这种程度的。一旦有事变发生,朝廷内外有什么人可以依靠;哪项钱粮可供支付;哪处兵马可以杀敌:哪方百姓会对朝廷感恩戴德,效死于前呢?想到这些,怎能不令人寒心呢!”

叶向高上交辞呈后要走,可神宗并不放行。既然走不了,叶向髙只好再待一段时间。过了不久,叶向高因考选官员,填补空缺之事又向神宗上书,提出了关于考选官员、填补空缺的问题。神宗却以要先审查为由将叶向高搪塞过去。叶向髙不甘心就此罢手,他又上疏催促神宗尽快施行,不要洱拖延了,神宗不闻不问,拒绝得更加彻底。

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叶向高的奏折为了这个并不算太苛刻的要求伤透了脑筋。他的奏疏一篇篇呈上去,但结果都是石沉大海。神宗的态度是,朝廷既不补缺官,也不轻易放走在职之官。至万历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就),朝廷大员王锡爵已经累计上书九道,乞求皇帝允许他退休,但神宗一直不松口。直到万历三十八年(公元1610年)十二月王锡爵去世,他的退休问题才得到解决。叶向高仿佛从中看到了将来的自己。

万历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五月,叶向高再次上奏,陈言时局危急, 自己年高体病,请求早H选补阁臣,以全内阁为由上奏神宗。这时,建州女真族首领努尔哈赤已经控制了辽东,山东、直隶一带也发生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但是神宗反应十分迟钝。叶向高再也按捺不住了,于七月初七日,他再次上奏神宗乞求增补阁臣,并因病中请退休。叶向高说:“朝廷大臣基本上已经走空,全国的官员,从上一年秋天至今,没有再启用任何一个人。皇上整日不理朝事,自认为天下如此会长治久安,臣认为,如果发生什么祸端,将一发不 可收拾!”叶向高的言辞尖锐,但没能刺激神宗麻木的神经。

所谓功夫不负有心人,从万历三十六年(公元160S年)起,直到万历三 十九年(公元1611年),叶向髙请求增补阁臣的奏疏,终于得到神宗的准许。但是真正选用新阁臣,已是万历四十一年的事了,这距叶向高初次奏请增补阁臣,已经过了五年。

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八月,神宗允许叶向髙离职。这时叶向高已晋升到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其后改任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然后他又被加少傅兼太子太傅,再改吏部尚书,任建极殿大学士,加少傅兼太子太师。此后不久,神宗赐叶向高白银一百两,并派人护送其归还故里。

临行前,叶向高向神宗做了自己最后一次苦谏,但还是没有撼醒醉生梦死的神宗。就这样,空怀一腔忠贞的55岁老臣叶向高回到了故乡福清。

叶向高在故乡待了六年,感慨万端。不久,残宗即位,又降诏催他入朝, 叶向高推辞不得,只好走马上任。

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年事已商的叶向高回到北京,再度被任命为内阁首辅。叶向高像一头老牛,再一次被套上了鞍辔,去拉拽熹宗这辆辕条欲失的破车。但叶向商为人正直,他既然已经接任了,就会努力去做,这是叶向髙做人的原则。刚上任,他就给年轻的明熹宗上了一份奏疏,劝诫他颁布诏旨要慎重,初登基的小皇帝点头称是。#p#分页标题#e#

接着,熹宗又满足了叶向高的另一项请求。

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后金军已经占领沈阳,又在几天以后攻陷了辽阳。此后不久,又发生了一件让明朝受到严重威胁的事件,西部一个罗罗族首领发动了一次大的叛乱。由于明代边军常年饥寒交迫,并深受边将压榨,没有充足的军费抵御剽悍的后金铁骑。为边驅安危计,叶向商上书熹宗,要求熹宗下令发放库银供应东西前线。虽然熹宗才发放库银200万两,但这是在明朝后期,而旦与神宗时发放库银10万两相比已经很可观,叶向髙功不可没。

崁宗刚即位时,起用了一些贤人能臣,全国上下出现了一段太平日子。然而,哀宗还年轻,又没有读过什么书,不辨忠奸。朝廷的大权已经被太监魏忠 贤和皇帝的乳母客氏所窃取。他们诱导蔑宗小皇帝骑马射箭,耽于声色,加上蔑宗小皇帝喜爱木工活,对枯燥的政务不感兴趣,所以皇权自然旁落到这些人的手里。魏忠贤这些人把持内阁,排斥异己,迫害朝中正直的大臣,连叶向高这样德髙望重的两朝老臣也被架空了,最后内阁的罢免权力也被魏忠贤操纵。那些正直的朝臣皆遭受打击。

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六月,杨涟进谏熹宗,上书弹劾魏忠贤二十四条大罪,这个时候有人劝叶向高告发魏忠贤的罪状,这样皇上一定会将魏党之流除掉。但叶向高顾虑魏忠贤的权势,只是上奏说皇上过于宠信魏忠贤,魏忠贤干涉朝政,应当罢免他的职务,让其回家养老。魏忠贤听说此事后很不高兴,从此对叶向髙更加怨恨,但叶向高乃两朝元老,德髙望重,魏忠贤有所畏忌难以迫害。

媿忠贤早已下定大规模清洗东林党的决心,之后不久,御史林汝翥因反对阉党被当朝廷杖,林氏只好远走投奔到遵化巡抚衙门。因为林氏是叶向髙的外甥,阉党以此为由派出一群太监,整日围在叶向髙的住宅前,大肆谩骂。叶向高难以忍受如此的羞辱,极力辞官。哀宗于是 加封叶向高为太傅,并派人护送其回乡。

叶向高罢官回乡后,进人内阁的都是小人,清明廉正的大臣都被魏忠贤流 放杀害洗荡一空。杨涟、左光斗等遭到诬陷,先后惨逍迫害致死,朝中再无人敢言魏忠贤之恶。

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八月熹宗驾崩,叶向髙也于同月去世,享年69 岁,被赠太师,谥号“文忠”。

叶向髙身为宰辅,历经两朝,遭遇的都是昏庸无赖的主子,虽贤明而无所用,面对日益腐朽的朝政,抟两度复出,两度引退。叶向高的命运,不仅是个人的悲哀,也是明朝终结的预兆。


下一节:杨士奇首辅四十年为何多灾多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