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9-18编辑:历史狂流
陈忱(1615年3月24日~约1670年),明末清初小说家。字遐心,一字敬夫,号雁宕山樵、默容居士。乌程(今浙江湖州)人。明亡后绝意仕进,以卖卜为生,曾与顾炎武、归庄组织惊隐诗社,晚年著长篇小说《水浒后传》,于书中寄寓自己的亡国之痛和憧憬恢复之心。
陈忱,自幼博览群书,经史之外,稗说野乘,无不涉猎,又好作诗文,引用典故,如数家珍,而笔端常有一股不平之气。年轻时,曾寄居野寺,“篝灯夜读,情与境会,辄动吟机,眠餐不废者三年”,后出游福建、两广、湖南,“凡四易星霜”。
明亡后,“绝意仕进,遁迹林泉,优游文酒,角巾方袍,时往来于五湖三泖之间”。曾与顾炎武、归庄、顾樵等40余人组织惊隐诗社,以民族气节相激励。
他在《阅罗隐诗》中,以唐末诗人罗隐依附钱镠而不免降于朱温一事,讥讽南明抗清不终的人。陈忱一生贫困潦倒,后来竟至以卖卜自给,而“穷饿以终”。
《水浒后传》 8卷40回,署为“古宋遗民著,雁宕山樵评”,现存最早的康熙甲辰(1664)本内封上刻有“元人遗本”,下有一段文字:“宋遗民不知何许人,大约与施(耐庵)、罗(贯中)同时,特姓名弗传,故其书亦湮没不彰耳……”其实“古宋遗民”、“元人遗本”都是托词,俞樾据沈登瀛《南浔备志》考定为陈忱所作。
据该书第一回序诗中“千秋万世恨无极,白发孤灯续旧编”句推断,此书应为他晚年的“泄愤之书”。原书八卷四十回,后蔡元放析为十卷,每卷四回,略作修订,遂为流行之本。
《水浒后传》是铺衍《水浒传》故事的。叙梁山好汉李俊、阮小七等32人因贪官污吏横行,又穷治“梁山余党”,所以在登云山,饮马川重新聚义,他们处死了蔡京、高俅、童贯等奸臣,并奋起抗御南侵金兵,后又渡海至暹罗建立王业,但仍系心南宋朝廷安危,不忘复国之志。
此书情节多傍依120回《水浒传》而再加构撰,并出现了梁山后辈花逢春、呼延钰等新的形象,主要人物李俊、阮小七、燕青等性格亦有发展。书中写李俊立国海岛,显系影射郑成功拥兵台湾抗清之事。陈忱的友人魏耕,就因被指控为“通海案”的主谋,于康熙元年(1662)被斩。
《水浒后传》托名“古来遗民”,既暗寓了作者的民族立场,也是为逃避清初惨酷的“文字狱”的淫威。 书中突出了北宋末年的政治腐败及金兵南侵暴行,明显地寄寓着作者对明亡教训的总结及亡国隐痛。小说结尾写李俊领兵救驾,接受宋高宗赐封,表现出只反贪官、不反皇帝的忠君思想。《水浒后传》在艺术上也继承了《水浒传》的传统。
书中描写好汉们与贪官恶霸等的斗争,有许多精彩动人的情节。如京剧《打渔杀家》的故事,就取材于书中第九、十两回。人物形象的刻画,也较饱满、鲜明。几个主要人物,都能保持《水浒传》中的性格形象,有的还有所发展。
小说语言也多汲取民间口语,活泼生动,晓畅通俗。 清初有坊间本,乾隆时有蔡元放评本。1924年有亚东图书馆排印本。近年有标点通行本。
陈忱另有《雁宕杂著》、《雁宕诗集》 2卷及《续廿一史弹词》、曲本《痴世界》等,今都已不存。周庆云《浔溪诗徵》卷五收陈忱诗作10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