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宋仁宗仁慈治国 仁宗身世与狸猫换太子的真相

时间:2017-09-19编辑:梓岚

宋真宗死后,仁宗即位,这位仁宗皇帝虽然没有什么大的成就,却也算得上是一位难得的好皇帝。作为一个守成之君,仁宗恪守祖宗法度, 他的武功谋略不及太祖、太宗,在与西夏的长期对峙中没有出色的表现,军事上处于弱势地位。然而,仁宗性情温厚,知人善任,为了解决当时社会存在的诸多弊端,提拔重用了一大批对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重大影响的人物。仁宗在位时期,朝廷上出现了一大批名臣。

仁宗在位42年,是两宋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即位时还年幼,由养母刘太后垂帘听政。刘太后死后,仁宗才得以亲政。

虽然贵为皇帝,仁宗的饮食起居却都非常筒朴,他平时就常穿着旧衣裳,宫中的陈设也很多年都不更换。有些大臣实在看不过去了,劝皇上弄些新的东西摆在宫中。仁宗说:“宫中所用的钱都是百姓膏血,哪能够轻易浪费。”

有一天早上起来,仁宗对亲信的太监说,昨天夜里饿了,睡不着, 想吃烤羊腿,给我烤点儿来吃。那太监笑着说:“皇上为什么昨晚不召我来办这件事呢?”仁宗道:“宫里想要什么东西,下面就会形成惯例, 假如晚上让你去办,以后大家知道我晚上喜欢吃烤羊,必定每晚都要预备,那得要杀多少羊啊,太过劳民伤财了。”左右近臣听了,无不为之感动。

又有一天,皇上见餐桌上有时鲜的蛤蜊,非常好吃,就高兴地对手下说:“今天的这道菜很不错啊。从哪儿来的?多少钱一斤啊?”手下见皇帝吃得高兴,心里也非常兴奋,就回道:“这是海边送来的呢。一次送来二十八枚,每枚值千钱。”

仁宗一听就不高兴了,说:“我常告诫你们不要侈靡,我现在动一下筷子就得花那么多钱,实在是吃不下去了。” 皇帝没有几个不好色的,仁宗也不例外,但他并没有因为自己是皇帝而过度放纵。有个叫王德的大臣把一名美女送给皇上,仁宗很是受用。

但很快就有大臣来劝 谏了,这个人就是前朝宰相王旦的儿子王素,他恳请皇上应以国事为重,不要贪恋女色。仁宗皱着眉头听着,虽然很舍不得,最后还是咬着牙同意了送该女出宫。王素看皇上为难的样子,就顺 势说道:“皇上知错也就是了,既然这名女子巳经进宫,过几天再送出去也为时不晚。” 一听这话,仁宗竟然流下眼泪,说:“我虽是帝王,人情也是和大家一样的,她留在我身边待久了,与我有了感情,我怎 么舍得赶她走啊。”

仁宗善于纳谏。名传千古的包青天包拯就是仁宗的臣下,在他担任监察御史和谏官期间,经常犯颜直谏,有时唾沫星子都飞濺到仁宗的脸上。但仁宗并不生气,一面用衣袖擦脸,一面还是接受了他的建议。有一次,包拯在朝堂上要拿掉三司使张尧佐的职务,理由是他太过平庸了。

这个张壳佐是仁宗宠妃张氏的伯父,仁宗就有点为难。最后他想了个变通的办法,让张务佐去当节度使,没想到包摇还是不同意。仁宗有些生气,说:“你不要再说这个张売佐了!节度使只是个粗官,你争这个干什么?”包拯的回答非常不客气:“节度使是太祖、太宗都曾经做过的官职,哪能说是粗官。”最终,这个张尧佐还是没能当成节度使。仁宗回到后宫,对张贵妃说:“你呀,只知道节度使节度使,你怎么不知道那个包拯是御史啊?”

仁宗一朝不仅出现了包拯,还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以及倡导文章应明道、致用,领导北宋古文运动的欧阳修……而仁宗庆历初年由范仲淹主持实施的“庆历新政”更成为王安石变法的先导。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柳永也生活在仁宗时代。柳词人好不容易通过了考试,但仁宗却认为他不适合做官,御笔批道“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这个柳永顺势说自己是“奉旨填词”,以此讥讽仁宗。柳永并没有因此被杀头,后来,柳永不再生仁宗的气,还大唱“愿岁岁,天仗里常瞻凤辇”(意为老百姓希望年年都能看到宋仁宗的仪仗,瞻仰到宋仁宗的风采)这样歌功颂德的词句。#p#分页标题#e#

仁宗身世

关于仁宗的身世,有一个流传很久的故事——“狸猫换太子”,说李氏和刘氏在真宗晚年同时怀孕,为了争当正宫娘娘,攻于心计的刘妃就将李妃所生之子换了一只剥了皮的狸猫,并污蔑李妃生下了妖孽。真宗大怒,将李妃打入冷宫,而将刘妃立为皇后。后来李妃所生男婴历经波折终于登上皇位, 这就是仁宗。在包拯的帮助下,仁宗终于得知真相,并与已经双目失明的李妃相认,而刘太后则畏罪上吊死了。

仁宗终于得知真相,并与已双目失明的李妃相认,而刘太后则畏罪上吊死了。

事实上,仁宗确实是李氏所生。这个李氏,本是刘妃的侍女,因为庄重寡言被真宗看中,从而选为嫔妃。真宗的后妃们曾经为他生过5个男孩,都先后夭折了,为此真宗忧心如焚。李氏有身孕,真宗自然是非常高兴,而李氏后来也的确产下一个男婴。

真宗中年得子,当然是喜出望外。不过,这个孩子生下来没多久,就在真宗的默许下,被一直未能生育的刘氏抱养,当成是自己的儿子。生母李氏惧怕刘后的权势,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孩子被别人夺去也不敢流露出半点不满,生怕给自己和亲生儿子带来灾难。

乾兴元年(1022),13岁的仁宗即位,刘氏以皇太后身份垂帘听政。实际上在真宗晚年,刘皇后就已经基本上控制了朝政,宰相丁谓等人对她也是俯耳听命,真宗留下遗诏,要“皇太后权同处分军国事”,相当于让刘后掌握了最高权力。

刘太后在后宫及朝廷内外都能一手遮天,在养母的权力阴影下一天天长大的仁宗,直到刘太后去世,都一直不知道自己的亲生母亲就是先皇嫔妃中的李顺容。明道二年(1033),刘太后病逝,仁宗刚刚亲政,这个秘密就逐渐被公开了。向仁宗诉说身世的极有可能是后宫中的杨太妃, 她自仁宗幼年时期便一直照料他的饮食起居,仁宗对她极有感情,在宫中称刘后为大娘娘,称杨太妃为小娘娘。

杨太妃心底下与刘太后有些不合,但刘太后在世时,她也不敢直说,而刘太后的去世,使朝中政治形势发生逆转,在这样的环境下,她才敢告诉仁宗真相。

此时,生母李氏已在明道元年(1032)时就不明不白地死去了。仁宗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其震惊可想而知。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悲伤和愤怒,一面亲自乘坐牛车赶赴安放李妃灵柩的洪福院,一面派兵包围了刘后的住宅,因为他担心自己的亲生母亲是被人害死的,想调査清楚再做处理。

仁宗下令打开棺木查验真相。当棺木打开,以水银浸泡、尸身不坏的李妃非常安详地躺在棺木中,容貌如生,服饰华丽,仁宗这才放下心来,下令撤去包围刘宅的士兵,又到刘太后遗像前焚香,说:“从今以后,大娘娘平生不会被冤枉了。”

其实,李氏死后是由刘太后下令厚葬的,还将她追封为宸妃,怕的就是万一将来仁宗知道真相后,也可以保全刘氏一门的性命。虽然生母巳经厚葬,但却无法冲淡仁宗对李氏的愧疚,他决定给自己的母亲生前没能得到的名分。

经过与大臣商议,最终,将真宗的第一位皇后郭氏列于太庙之中,另建一座奉慈庙分别供奉刘氏;氏的牌位。刘氏被追谥 为庄献明肃皇太后,李氏被追谥为庄懿皇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