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大禹治水的故事和启示

时间:2018-08-06编辑:梓岚

禹,姒姓夏后氏,名文命,号禹,后世尊称大禹,夏后氏首领,传说为帝颛顼的曾孙,黄帝轩辕氏第五世玄孙。他的父亲名鲧,母亲为有莘氏女女志。相传禹治黄河水患有功,受舜禅让继帝位。

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夏禹。他是我国传说时代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绩,就是历来被传颂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划定中国国土为九州。后人称他为大禹,也就是伟大的禹的意思。

大禹——勇于开拓的治水英雄

姓名:大禹

生卒年:不详

籍贯:汶山石纽地区(今四川省北川县)

禹是黄帝的玄孙,姓姒,名文命。禹的父亲叫鲧,鲧的父亲叫颛顼,颛顼的父亲叫昌意,昌意的父亲就是黄帝。从黄帝到禹共五世:黄帝为有熊氏,颛顼为高阳氏,帝喾为高辛氏,帝尧为陶唐氏,帝舜为有虞氏,帝禹为夏后氏。

禹的父亲鲧被封在汶山石纽地区(今四川省北川县),娶有莘氏之女为妻,名叫女志,也叫女嬉。相传,一天傍晚,女嬉到河边提水,见流水潺潺,彩霞满天,心里非常高兴。在与同伴嬉戏玩耍中,她拾得一枚野生的薏苡果,像珠子一般艳丽可爱,便含在嘴里。不料那薏苡果光滑如卵,一不小心就咽入腹中,女嬉就有了身孕。怀胎14个月却生不下来,只好剖腹生儿,这就是禹。

禹幼年便随鲧东迁,来到中原。其父鲧被帝尧封于崇(即中岳嵩山),叫崇伯,实际上是一个封国国君。当时中原闹水灾,尧便命令鲧治水,鲧用“障水法”来治理,历时9年未能平息水患。在治水过程中,鲧的地位和权势迅速上升。尧看到了这种威胁,便命舜以“治水无状”为罪名,把鲧处死于羽山。

各部落首领就推荐鲧的儿子禹去领导民众治理洪水。禹总结了其父治水失败的教训,改以疏导为主,利用水向低处流的自然趋势,疏通了九河。禹亲自率领老百姓风餐露宿,整天泡在泥水里疏通河道,把平地的积水导入江河,再引入海洋。经过了十几年治理,终于取得了成功,消除了水患。

人们很感激和爱戴禹,尤其是在治水的十几年中,他三次到过自己的家乡,和他一起治水的人们都劝他回家去看看,但是他只是朝家门望望,就又带领民众治理洪水去了。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事迹传遍了各地,人们听了都深受感动,更增强了治水信心。人们为了表达对禹的感激之情,尊称他为“大禹”,即伟大的禹。

大禹很受舜的宠信,每有要事都要请他去商量。每逢舜当众表扬他的功绩时,他总说是舜领导得好,指挥得好,运筹得好,是舜的德行、仁政、风范感动了民众,民众拥戴舜的结果。或者说舜慧眼识人,善于用人,把功劳都记在其他几位大臣的身上。舜于是越发觉得大禹仁厚可靠。后来,干脆把国家大事全都托付给大禹,让大禹替自己管理了16年国家政事。

通过了16年的观察,舜觉得大禹可以当自己的接班人,就当着众位大臣说要把帝位禅让给大禹。大禹多次推辞,并竭力推举舜的儿子商均嗣位。不久,舜突然病逝。大禹为了避免与舜的儿子商均发生冲突,就躲避到夏地的一个小邑阳城去,一躲就是三年。三年中,天下诸侯不去朝见商均,却来朝见大禹。大禹看到了自己的威望和实力,于是在舜死后的第三年返回故都,南面天下,并以自己的封国“夏”为天下之号。

大禹是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伟大人物。他的重大功绩不仅在于治理了洪水,发展了生产,使人民安居乐业,更重要的是结束了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的社会组织形态,创造了“国家”这一新型的社会政治形态。大禹完成了国家的建立,用阶级社会代替了原始社会,以文明时代代替了野蛮时代,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成才启示

人的每一寸时刻都应该有他高尚的目的。

人生的悲剧不是死亡,而是他们不再爱人。

人当活在真理和自我奉献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