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8-07编辑:梓岚
华佗,我国古代著名医学家。他从小刻苦钻研学问,精通各种典籍,尤其喜爱研究医学和养生之道。后来他去各地游学,拜名医为师,再加上自己的努力,获得渊博的医学知识。他精通内科、外科、妇科、小儿科和针灸科等,外科医术尤其高明。
后世尊称华佗为外科的祖师。他发明了麻沸散和五禽戏。传说,华佗医病的方法很多,而且简便易行,疗效极高,当时的人都称他为“神医”。
华佗——细心、好学、坚持造就的一代神医
姓名:华佗
生卒年:145—208
籍贯: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
华佗小时候,家乡沛国谯县发生了一次大瘟疫,老百姓十之六七都病死了。华佗因为被父母送到了山上,才幸免于难,但不久他的父母双双被瘟疫夺去了生命。这深深刺痛了华佗,他立志学医,为天下人解除病痛。
华佗与张仲景是同时代的人,是东汉末年一位著名的医学家,被后世尊为“外科鼻祖”。
华佗在乡亲们的帮助下勉强度日。后来,他打听到有一位姓蔡的名医,医术十分高明,于是决定前去拜师。他不远千里,跋山涉水来到了蔡大夫的住处,请求蔡大夫收下他这个徒弟。蔡大夫却说:“你后天晌午再来吧。”第三天,华佗再次来到大夫的门前。他发现要拜蔡大夫为师的人很多,都等候在那里。
蔡大夫从里面走出来,指着门前一棵大树,对前来拜师的众人说:“你们想拜我为师,我欢迎,但先得把树上的叶子取下几片来给我看,而且不能用梯子,也不能爬树。”说完,蔡大夫回到了屋里。
闻听此言,前来拜师的人一个个面面相觑,愁眉不展,只有华佗一个人绕着那棵树来回踱步,好像在思索着什么。过了一会儿,他眼前一亮,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华佗到屋里向蔡大夫要来一根绳子,接着在墙角找到一块石头,把石头牢牢地拴在绳子的一端,然后抓住绳子的这一端猛地朝树顶抛去,之后往下使劲一拉,树叶纷纷扬扬地落了一地。蔡大夫见此情景,高兴地收下了华佗这个徒弟。
蔡大夫收了华佗以后,却没有提传授医术的事,而是每天忙着为人看病,让华佗和师兄们打扫庭院,碾碎草药,煎制药汤。这些徒弟一天到晚也不得闲,忙得要死。师兄们有的抱怨说:“师傅既然收我们为徒,就不该总让我们做些杂活,应该尽快传授我们医术。”有的还闹情绪,只有华佗按照师傅的要求有条不紊地做着一切该做的事情。
3个月转眼过去了。蔡大夫把徒弟们叫到身边,说:“这些日子你们都跟我学到了些什么呀?”师兄们有的没好气地说:“什么也没有学到。”蔡大夫也不生气,仍然微笑着。华佗却不紧不慢地说道:“师傅虽然没有直接教给我医术,但我每一次碾药的时候,都要看这些药的成色、形状,尝尝它们的味道,分辨药方是怎么配的。
每次给病人喂药的时候,都要先观察病人的症状,然后看他适合的药量。等他吃完药,我还要问清楚他的感觉。通过这些,我了解了许多药物的药性。”师傅欣慰地点了点头。
从此以后,蔡大夫更加器重华佗,把自己掌握的所有医术都传给了他。华佗虚心学习,医术大有长进。3年期满后,华佗告别了师傅,回到家乡,救死扶伤,为许多人解除了病痛。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华佗能够给病人做手术。他的手术技艺非常高超,手术成功率很高。但当时没有麻醉药,手术的过程中病人往往疼得四肢乱颤、大喊大叫,甚至昏厥。华佗看着病人痛苦的样子想,怎么样才能缓解病人的痛苦呢?
华佗为此事苦苦思索,可仍然毫无进展。一天,他与一位老友喝酒。他喝得太尽兴了,酩酊大醉,一天一夜都人事不省。他的夫人可急坏了,就用扎银针的方法加以抢救,华佗也没有反应。后来,华佗自己醒来。夫人对他讲了事情的经过。“既然人喝醉了就没有知觉,为什么不在手术之前让病人先喝醉呢?”他想。一试果然灵验,只是用酒麻醉的时间较短。手术没有进行完,病人就醒了,还是很痛苦。华佗一时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
这一天,华佗正要背起药箱出诊,突然几个人风风火火来到他面前,说有一个人快病死了,要他赶紧去看一下。华佗来到病人家里,看到病人已经昏厥,人事不省。华佗先给他切脉,然后用清凉解毒的方法救醒了他。等到他醒来,一问才知道,原来他刚吃了一种叫洋金花的毒草。华佗走时带上了剩下的洋金花,回到家里将其捣碎,再将它与热酒调和,制成一种新的麻醉药剂——华佗为它取名为“麻沸散”。
华佗的医术仁心,受到了广大人民的热爱和尊崇,他高超的医术常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民间关于他的传说故事不胜枚举。像《三国演义》里关公刮骨疗伤,就是华佗做的手术。传说有一位郡守患病,百医无效。郡守的儿子找到华佗,对他详述病情,恳求施治。华佗到后看过,问病的时候,语气很不好,说话也很狂傲,索要的诊费非常高。这还不算,华佗压根就没有治病,临走的时候还留信大骂郡守白痴。郡守大怒,吐黑血,老毛病一下就好了。
华佗不仅潜心地钻研医术,向师傅学习医道,而且十分重视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开拓创新,终于成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医学家。
成才启示
认真、细致,有耐心。
坚持不懈,方能成就一番事业。
好学不倦,才能使自己的技艺精益求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