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8-09编辑:梓岚
黄宗羲,字太冲,号南雷,学者尊为梨洲先生,明末清初史学家、思想家。他早年赴京为父鸣冤,被许为“忠臣孤子”。清军南下,他在家乡组织“世忠营”抗清。兵败之后,他返回故里,讲学著述,至死不仕清廷。他撰写了《明儒学案》等学术思想史专著。
在哲学上,认为气为本,无气则无理,理为气之理;在政治上,深刻批判了封建君主专制。黄宗羲的著述颇为丰富,有《明儒学案》《宋元学案》《明史案》《明夷待访录》等。
黄宗羲——姚江黄孝子
姓名:黄宗羲
生卒年:1610—1695
籍贯:浙江余姚
黄宗羲出生在浙江余姚县通德乡黄竹浦(今浙江余姚市的明伟乡)。他的父亲黄尊素是万历年间的进士,他期望儿子同自己一样考科举入仕途,因此对他要求很严格。黄宗羲从小聪明好学,不负父望,14岁就在家乡通过考试,补为浙江仁和县(今属杭州市)博士弟子。同年,黄尊素奉调入京,担任山东监察御史,黄宗羲随父进京读书。
当时,明朝的朝政把持在以宦官魏忠贤为首的一伙奸佞小人手中,他们疯狂地迫害正直的官员。黄尊素旗帜鲜明地站在“东林党”一边,主张剪除阉宦,澄清吏治。1626年2月,阉党罗织罪名逮捕了黄尊素等官员。后来,他们又指使其爪牙用极其残酷的手段将他们害死在公堂或牢狱。黄尊素于当年6月1日被害,当时黄宗羲17岁。
黄尊素被害的凶讯很快传到余姚,黄宗羲全家悲愤万分。他的祖父黄曰中愤然写下“你忘了杀你父亲的仇人吗”,以此激励孙儿为父亲鸣冤报仇。黄宗羲去宽慰母亲,母亲对他说:“你要宽慰我,就不要忘了你父亲的遗志呀!”黄宗羲痛定思痛,决心效法越王勾践,立志向阉党报仇。
1628年正月,黄宗羲写好了为父亲申冤的奏疏,身藏铁锥,赴京为父鸣冤。当他到达北京时,崇祯帝已镇压了阉党集团,但阉党余孽尚存,黄宗羲为此余恨未消。他上书皇帝,请求诛杀参与陷害其父的许显纯、崔应元等人。同年5月,刑部会审许显纯等人。
许显纯以自己皇亲国戚的身份,要求减刑。黄宗羲驳斥道:“显纯与阉党勾结,许多忠良都死在他的手里,这应当与谋逆同罪。”结果,刑部宣判了许、崔两人的死刑。黄宗羲当庭痛打崔应元,拔下其胡须祭祀先父亡灵。然后,他还亲手打死了直接杀害父亲的牢头叶咨、颜文仲。
审判结束后,黄宗羲等死难诸家子弟在诏狱中门祭祀忠魂,哭声传入宫廷。崇祯帝叹息说:“忠臣孤子,让我顿生恻隐之心!”
黄宗羲入京申冤,传遍了朝野,也轰动了京城。姚江黄孝子之名震天下。
1628年秋,黄宗羲护持父亲的灵柩南归,办理丧事。之后,他来到郡城绍兴,跟随名儒刘宗周继续学习经史。此后两年的时间里,黄宗羲四处交游,奔走于南京、苏州、杭州、绍兴、宁波等地,结识了江南许多名士,如张溥、陈子龙、万寿祺、沈寿民、何乔远、万泰等。他于1630年经周镳介绍加入复社,多次参加复社的集会活动。同时,黄宗羲在南京参加了科举考试,结果落第。此后,他重温父亲“学者不可不通史事”的遗训,更加发愤研读历史著作。
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开始读史书,一直到晚上掌灯的时候才停止。两年之内,他读了大量历史著作。黄宗羲还广泛阅读了诸子百家的著作,以及天文、音乐、地理、数学、历法、佛教、道教等方面的书籍。随着知识和阅历的增加,他愈来愈感到科举禁锢人的头脑,于是开始思考变革的问题。
黄宗羲在钻研学问的同时,还积极参与声讨阉党余孽阮大铖之流的政治斗争。阮大铖在崇祯初年被列入“逆案”,避祸于安徽怀宁老家,但他贼心不死,图谋复出。明朝灭亡前夕,他暗中招纳亡命之徒,收买复社人士,大有死灰复燃之势。1638年,黄宗羲带头签名,发布了著名的《留都防乱公揭》,大胆揭露了阮大铖“勾结阉党,残害忠良”的险恶用心,一举将他逐出南京。这期间,黄宗羲结识了梅朗中、方以智等人。
1642年,黄宗羲与周延祚同赴北京应考,未能及第。有人想推荐黄宗羲为中书舍人,他坚辞不就。黄宗羲看到京城形势紧张,不久整装南归。清军南下之时,黄宗羲召集家乡勇士数百人组成“世忠营”,坚持反清战斗达数年之久。失败后,他返回乡里,清廷屡次征诏,皆不就。
1663年4月,黄宗羲到浯溪设馆讲学。其间,他结识了吴之振、吴自牧父子,并与之共同选编《宋诗抄》。同时,他遍读吴氏藏书,收集了大量资料。他认真总结明亡的历史教训,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对经世治国有益的著作。
黄宗羲成才启示
孝义有加,恩怨分明。
打击敌人时要除恶务尽。
坚持真理,能够针砭时弊。
推荐专题》》中国名人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