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纺织女师黄道婆的故事

时间:2018-08-22编辑:梓岚

“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两只筒子两匹布。”这是上海一带纺织劳动人民世代相传的一首歌谣。这首歌谣歌颂的就是元代为我国棉纺织技术做出卓越贡献的黄道婆。

黄道婆出生在上海乌泥泾镇的一个穷苦人家。当时,正值宋元更替、兵荒马乱之际,再加上连年天灾,江南一带很多人家家破人亡,十二三岁的黄道婆不幸被卖给人家当童养媳。

当时棉花种植已经在江南一带广泛流传,不少劳动妇女都学会了棉花纺织技术。黄道婆每天不仅要砍柴做饭侍奉公婆,还要纺线织布贴补家用。起初,她什么都不会干,什么都做不好。剥棉籽,一个一个去籽非常慢;弹棉絮,弹得不透不净;卷棉条,卷得松紧不匀;纺棉纱,纺得粗一段、细一段。可是,她毫不气馁,坚持练习,最后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熟练掌握了全部的操作工序,成了年纪最小的纺织能手。

纺织劳动给黄道婆带来了莫大的快乐。只要看到棉花、棉线、棉布,她一动手就停不下来,而且脑子里还在思考:这棉线怎么弹能弹得更好?这棉布怎么织能织得更紧实?有一天,她路过码头,看到了几车从外地运来的棉布,布匹又宽又长,洁白细密,非常精美。

黄道婆激动地拉着运货人问道:“这是哪里来的棉布?”别人告诉她这叫“吉贝”,是海南岛的黎族、云南高原上的彝族人生产的。黄道婆爱不释手地抚摸着这些“吉贝”,不由得对那些地区心驰神往,暗想:若是能学到那里的纺织技术该多好啊!

尽管黄道婆如此勤劳,可还会遭受公婆、丈夫的虐待。有一次,黄道婆被公婆、丈夫一顿毒打后,关在柴房不准吃饭,也不准睡觉。她再也忍受不了这种非人的折磨,决心逃出去另寻生路。半夜,她在房顶上扒开一个洞逃了出来,躲进一条停泊在黄浦江边的海船上。老船主见她一身破衣烂衫,满脸血痕泪水,很是同情,便收留了她。于是,黄道婆随船南渡,最后到了海南岛南端的崖州。

流落异乡的黄道婆在这里人生地不熟,陌生的环境和恶劣的气候让她一开始的生活非常艰难。但是黄道婆很快加入当地的纺织劳动中去,并凭借技艺和善良赢得了大家的喜爱。淳朴热情的黎族同胞十分同情黄道婆的不幸遭遇,不仅给她提供安身之所,还在共同的劳动生活中把他们的纺织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她。

当时黎族人民生产的棉织物闻名内外,棉纺织技术比较先进。瞅着那光彩明亮的黎单、色彩鲜艳的黎饰,黄道婆惊叹不止。为了早日掌握黎家技术,她一边刻苦学习黎族语言,虚心地拜他们为师,一边研究黎族的纺棉工具,学习纺棉技术。就这样,三十年的风霜把黄道婆的一头青丝换成了白发,脸上也爬满了皱纹,她成了远近闻名、技艺精湛的棉纺织家。

这么多年黄道婆一直都很思念自己的故乡,尤其在听来往的商人说故乡已经平定下来,但棉织业仍然落后,这激起了她心中那股难以抑制的思乡感情。她心里有一个愿望,就是把这先进的纺织技术带回家乡去。

于是黄道婆忍痛告别了第二故乡,搭船离开美丽的崖州,重返乌泥泾。经历了战乱,黄道婆的公婆和丈夫早已先后死去,可不少当年一起学习纺织、一起劳动的小伙伴们仍健在。

伙伴们苦恼地告诉黄道婆,大家至今还是用手指一个一个地剥棉籽。回想起少年时期自己剥棉籽的辛酸,看着女工们受伤的指尖,黄道婆心疼不已,她对大家说:“从现在起,咱们改用新的擀籽法吧。”她教大家一人持一根光滑的小铁棍,把棉籽放在硬而平的捶石上,用铁棍擀棉籽。试验以后,女工们乐不可支地嚷着:“一下子可以擀出六七个籽儿呀,再也不用挨个儿剥了!”

从这以后,大家都爱围着黄道婆请她传授纺织技术。黄道婆见大伙高兴,也感到十分快活,更加有动力地进行发明创造。她对当地棉纺织工具与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制造了新的擀、弹、纺、织等工具,还把从黎族人民那里学来的织造技术与自己的实践经验相结合,总结成一套比较先进的织造技术并普及开来。

乌泥泾出产的有各种美丽图案的棉织物,鲜艳如画,几百年来一直远销海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