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狄青为什么要带面具

时间:2018-08-24编辑:梓岚

北宋仁宗皇祐年间,在广西出了一件大事。

在北宋的西南边境,相当于今天越南北部的地区,有一个交趾国。交趾国与北宋广西和云南接壤,便不断向广西和云南扩充势力,使当地沦为交趾国的附庸。如当时的广西广源州(今靖西、田东一带)物产特别丰富,交趾国就强迫广源州上贡,甚至一次就让广源州送了一块重达一百一十二两的黄金。对于这种压迫,广源州的百姓们苦不堪言。

广源州有四大家族,其中以侬姓家族势力最大。朝廷为了拉拢侬姓家族,还给侬姓的首领侬全福封了官。现在交趾国欺负到了侬全福的头上,侬全福拒绝向交趾国纳贡。交趾国出兵,活捉了侬全福,拿侬全福当人质,逼侬全福的儿子侬智高每年向交趾国进贡黄金。可是交趾国拿了黄金,却没有放人,反而杀了侬全福。侬智高一怒之下,在党犹州建“大历国”,与交趾国抗衡,多次打败交趾军队。

侬智高虽然势力越来越大,但一直想归顺北宋朝廷。可是,北宋朝廷不想得罪交趾国,于是他的反复请求,都被宋仁宗拒绝了。1052年四月,侬智高对部众们说:“我一直想归顺朝廷,可是朝廷不许;现在我们与交趾国为敌,朝廷又不接纳我们,我们要想生存下去,就只有造反了。”于是他举兵反宋,一路之上劫富济贫,百姓群起响应,很快攻占邕州城。侬智高在此建立“大南国”,自称“仁慈皇帝”,年号“启历”。起义军势如破竹,连克沿江的九个州,包围了广州城。宋仁宗听到这个消息,坐立不安,饭都吃不下。

“才一个多月的时间,”宋仁宗说,“侬智高已经从广西打到广州。守城的将领一个个不战而逃,朝廷的俸禄都是白养他们的吗?!”

“皇上,”监察御史孙沔小心地说,“其实侬智高举事这一路上,我朝还是有忠烈之士为国尽忠的。康州知州赵师旦就以身殉国了,还有柳州的宋士尧,头被砍了下来,尸身却不倒,马载着尸首跑回城中。还有……”

“朕已经知道了。”宋仁宗说,“还有张忠和蒋偕,他们都是我大宋的栋梁,居然都挡不住侬智高的兵锋。难道天下就没有人能胜得了侬智高吗?”

“皇上,”人群中忽然站出一人,说,“臣请求皇上给我数百个蕃落骑兵,再加上些许禁兵,臣去将叛贼的头砍下送回京城。”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鸦雀无声。宋仁宗看了一眼,此人正是曾经领兵大破西夏李元昊,战场上戴着铜面具,杀敌不手软,令西夏军队闻风丧胆的狄青。

“你真的有把握消灭叛军么?”宋仁宗说。

“臣当兵出身,除了战场杀敌,没有什么可以报效国家。臣愿领兵出战,平定叛军。”

“好!”宋仁宗说,“朕封你为宣徽南院使,宣抚荆湖南北路。朕在京城等你的捷报。”

然而,侬智高比狄青想象的要可怕得多。狄青的先锋部队一到桂州,就与侬智高的部队打了一场遭遇战。宋军的主帅,也就是狄青的先锋,就是大名鼎鼎的杨文广。结果,杨文广不敌侬智高,宋军受创,杨文广被困,侥幸脱险。而广西钤辖陈曙趁狄青还未到,便擅自率步兵八千攻打叛军,结果在昆仑关被侬智高的部队大败。摆在狄青面前的形势十分严峻。

现在狄青需要做两件事,一是统一指挥,二是鼓舞士气。于是他下令将陈曙及袁用等人逮捕,依战败逃跑罪论处,推出军门斩首,众将领吓得浑身发抖。接下来就是鼓舞士气。狄青知道宋军已被侬智高部队杀得斗志全无,因而最重要的就是鼓舞士气。

这一天,狄青面对出征的将士,拿出一百个铜钱,说:“此次出兵,胜负难料。本帅在此向神明祈祷:若是我军能平定叛乱,则钱面全都朝上!”

随军出征的将帅们个个面面相觑,觉得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只见狄青将钱一抛,一百个铜钱如雨点一般,尽数落在地上。大家上前一看,奇怪的事发生了——每一枚铜钱都是钱面朝上!于是三军欢呼,声震林野。狄青当即命人拿来一百根铁钉,将这铜钱原地不动地钉在地上,盖上青布,说:“待我军得胜归来,再收回铜钱!”

狄青放出消息,说部队要休整十天再进军。叛军信以为真,未做防备。结果狄青第二天便集合军队人马,一昼夜就过了昆仑关,从归仁铺出来布阵。侬智高因轻敌落败,不得不撤退到大理,以图东山再起。侬智高后来在当地遇害,年仅三十一岁。

狄青回到京师后,因功被任命为枢密使。人们去回收之前钉在地上的一百枚铜钱时才发现,那一百枚铜钱的两面都是正面,由此叹服他的聪明。狄青在军中与将士同甘共苦,深得人心;任枢密使之后又精于政务,深受爱戴,于是朝廷里开始有他居功自傲、意图不轨的流言,甚至有人说他家的狗长了角,以此作为他要谋反的前兆。

宰相文彦博于是劝宋仁宗将狄青调出京城为官,不让他留在身边。宋仁宗说:“可是狄青是个忠臣啊。”文彦博说:“太祖岂非周世宗的忠臣?”这句话太厉害了——想当初宋太祖赵匡胤的确是周世宗的手下大将,最终却夺了柴家的江山。狄青因而被排挤出京,到了陈州。狄青到陈州不久,就因旧伤复发而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