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王阳明心学:知行合一

时间:2018-09-17编辑:文二

王阳明,即王守仁,字伯安,别号阳明,出生于明宪宗成化八年(1472年),浙江余姚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

王阳明精通儒家、佛家、道家,是“心学”流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王阳明像

王阳明家世显赫,父亲王华在成化十七年(1481年)中状元。十岁时,王阳明在先生的教导下,开始读四书五经,虽然开蒙比较晚,但小小的阳明悟性很好,进步很快。

十二岁时,王阳明作诗《蔽月山房》:“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有人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这首诗的大致意思是:山离得近,月亮离得远,于是有人说山比月亮大;如果有人眼光开阔些,便会发现不仅山高,而且月亮更为广阔!

一个十二岁的少年,当同龄的孩子还在死记硬背四书五经的时候,他却用独特的思维方式开始思考,山和月究竟哪个更大?王阳明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这被后人称为“辩证法”

开始独自思考的王阳明,不仅有着辩证的思维,也开始思考自己人生的理想和价值。

有一次,王阳明问了先生一个问题:“什么是第一等事?”先生不假思索回答道:“当然是读书登科考中进士!”先生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当时在明朝,考中了进士,便仕途坦荡,前途一片光明。

王阳明摇了摇头,不以为然道:“读书登科未必是第一等事,我觉得读书做个圣贤人才是。”说完,小小的阳明眼里充满了期待和自豪。

理想是美好的,但现实是残酷的,王阳明的这一想法遭到了父亲王华的激烈反对和压制。父亲为了打消他这个在别人看来是异常荒唐的想法,便决定让他成亲。

弘治二年(1489年),十八岁的王阳明带着新婚的妻子回老家余姚,路过上饶时,拜访了著名的理学大师娄一斋。在那里,王阳明接受了“格物穷理”的宋儒思想,并知晓了通往圣贤的路径,“要想成为圣人就一定要学习,从朱圣人的书中去寻找,一定能知道”。王阳明欣喜若狂,更加坚定了追寻圣贤之道。

追寻圣贤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回到家后,王阳明日夜苦读宋明理学的伟大导师朱熹、程颐的书,却始终无法弄清楚怎么才算“格物”。

朱熹说,“理”这个东西存在于自然万物、一草一木之中,要领会它,就必须“格”,今天格一物,明天格一物,终究有一天会恍然大悟的。

王阳明笃志要做圣人,于是他去“格”自家花园的竹子,希望能找出其中的“理”。

王阳明来到花园,神色凝重地坐了下来,盯着一根竹子,用心地去格其中的理,从早到晚,眼睛都死死地盯着那根竹子。一天,两天,一动不动,怀揣着成为圣贤的热忱和对未知的执着和探索,王阳明在竹子面前接连守了七天,结果没格出理,自己却病倒了。病中,他第一次对朱圣人的话产生了疑惑。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阳明格竹”的故事。

经过这次挫折,加上父亲逼迫他参加科举考试,王阳明开始转变策略,一边参加科举考试,一边学习兵法谋略。二十六岁那年,王阳明开始学习骑射,练习武艺,这也为今后王阳明成为一个出色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这期间,王阳明仍然没有放弃对圣贤的追寻和探索。他开始意识到可能是方法不对,但不管怎样,他依然坚定地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够成功。

天有不测风云,在追寻圣贤的路上已是荆棘丛生,偏在这时,仗义执言、富有正义感的王阳明由于上书救戴铣,被奸臣刘瑾贬官,从六品主事贬为贵州龙场驿的驿丞。

在贵州,跌入人生最低谷的王阳明,在最艰苦的生存环境下,依然矢志不移追寻着圣贤之路,“格物穷理”,怎么“格”,“理”在哪里?

追寻圣贤的路注定是孤独和艰辛的,于是,王阳明制造了一个特别的石棺,每天除了吃饭干活外,大部分时间,他都坐在这个石棺里,沉思、入定,绞尽脑汁,痛苦、挣扎。

终于,在一个狂风肆虐、大雨倾盆的雨夜,一道闪电疾闪而过,王阳明的心头也闪过一道耀眼的光芒,豁然开朗!

他历经十几年的千辛万苦,寻遍天涯海角,始终无法“格”出的那个神秘的“理”,原来却是一直在心中。

“理”在心中。天地圣贤之道并不是存在于万物,不用向外探求,自己修身养性就够了。

这就是“心学”的诞生。

王阳明成功了,他成功实现了成为圣贤人的理想,与孔子、孟子、朱熹等圣贤并称为“孔、孟、朱、王”,他的学术思想载入了史册,不仅在中国影响深远,而且远播到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等地,对当地的学术界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