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9-18编辑:文二
明朝末年,东南沿海地区倭寇横行,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百姓苦不堪言。为了保家卫国,许多有识之士勇于承担重担,一时间,涌现出诸多的抗倭名将,俞大猷(yóu)就是其中之一。
俞大猷,字志辅,号虚江,福建晋江(今泉州)人。因出身于武将世家,俞大猷不仅从小喜读诗书,也爱好舞刀弄剑。为了学得真本领,他拜当时的剑客李良钦为师,学习剑术和骑射。经过一番勤学苦练,俞大猷不仅赢得了“剑术天下第一”的美誉,射箭更是百发百中。
俞大猷像
嘉靖十四年(1535年),俞大猷入京参加武举会试,获第五名,被授予正千户,奉命守卫金门。
当时福建沿海常有小股倭寇出没,俞大猷目睹了倭患给百姓带来的灾难,痛心疾首。他上书监司,力陈如不及时铲除倭寇,将会后患无穷。
不料,监司不但不加理会,反而把他打了一顿,说:“你一个小小的校尉,凭什么上书?”俞大猷毫不气馁,又先后两次上书,陈述破敌方略,但均未被采纳。
是金子总会发光。当时的兵部尚书毛伯温非常赏识俞大猷,开始提拔重用他。虽然这时俞大猷已年过半百,但他还是满怀壮志,一到战场便如鱼得水。他率军转战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地,平定倭患,捷报频传,战功显赫。
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穷凶极恶的倭寇听说戚继光班师浙江,于是纠集了一万多人气势汹汹地来犯福建。倭寇一路接连攻破数城,直逼兴化城,气焰极其嚣张。
浙闽总督府大堂内,一群人正在紧张地商讨抗倭大计。兴化城沦陷,朝廷震怒,责令速速退敌。在座众将慷慨激昂,义愤难平,纷纷请求出战,唯独有一老者,端坐不语。
此人肤色如铁,脸颊泛着红光,目光炯炯,全身散发着儒将风范。他正是威震敌胆,与戚继光并称为“俞龙戚虎”的大明将领俞大猷。他刚带着俞家军从赣南日夜兼程赶来,支援平海卫。
福建巡抚谭纶挥一挥手,示意大家静下来。随后,他极为恭敬地看着俞大猷,问道:“不知俞总兵有何高见?”俞大猷站起身来,礼貌地拱了拱手,朗声答道:“卑职认为,现在还不宜与倭寇正面交锋!”此语一出,众人错愕。
俞大猷接着说道:“倭寇此时气焰正盛,而我军劳师动众,远程来战,士兵疲惫。所以此时应当以守为攻,让士兵休整,之后以逸待劳,方有胜算。最为关键的是,倭寇擅长陆地机动作战。每次来袭,登陆后深入内河,且速战速决,无论胜利与否,都马上撤退,逃到远海。这样一来,战争的主动权在敌人手中,我军只能望洋兴叹。”
“我军的优势在于海战,而非陆战。因此,当务之急是要加强海防,在敌人必经的岛屿伏兵,以逸待劳歼灭他们;在沿海要塞和倭寇登陆的口岸驻扎陆兵,使其不得上岸,深入到内河;同时,在内陆招募熟悉地形的士兵,深挖壕沟,直通大海,在上面铺上遮板。如果敌人深入到内河,则围而不攻,等待戚继光大军赶来,南北夹击,一举歼灭倭寇,一劳永逸。”
谭纶一听,觉得这样的部署层层设防、纵深防御,定能出奇制胜,便含笑赞同。于是俞大猷赶回秀山,进行周密部署和详细安排。其间,朝廷督战人员几番催促,众人非议不断,加上倭寇屡次前来挑战,俞大猷依然按兵不动,忍辱负重,等待良机。
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4月,戚继光到达平海卫,三军合攻倭寇,战局完全按照俞大猷的战略意图进行。经过五小时的激烈战斗,最终收复平海卫和兴化城,解救三千名被掳百姓,取得了福建抗倭斗争的最大胜利。
万历元年(1573年),七十岁的俞大猷因为进攻澎湖倭寇失利被夺职,不久又被启用为都督佥事起右府佥书,俞大猷三次请求告老还乡。八年后,俞大猷死于家中,死后被赐祭葬,封右都督,谥号武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