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0-19编辑:文二
汉顺帝诛灭阎氏得以登基,在位19年,基本上没有什么作为。史书上慨叹说:“古代被幽禁或者被放逐的王子,夺回政权后,大多能够汲取身在外地的教训,认清前代的过失,加以改变,以免重蹈覆辙,所以能够中兴国家。然而顺帝朝却有同样的原因,得不到同样的结果……”
唯独值得一提的是,顺帝朝出了一位著名的文学家、科学家,那就是南阳人张衡。张衡曾花十年的时间完成了《二京赋》,描述雒阳和长安两地的景观、风物,受到当时一致好评。他同时还擅长天文、数学和历法,创作了天文学著作《灵宪》,并且发明浑天仪,以观测天体运行的状况。
阳嘉元年(132),张衡发明了地动仪,这具仪器以精铜铸造,直径8尺,像一个有盖的大酒尊,仪器周边铸了8条口衔铜珠的铜龙,以应8个方位。他声称如在什么地方发生地震,相应方位的铜龙就会张开嘴,使铜珠掉落在下面设置的铜蛙的嘴里,发出脆响。
永和三年(138),面向西方的铜龙突然吐落铜珠,张衡说陇西一带必然发生了大地震,因为雒阳地区对此并无感应,没有什么人相信他的话。直到数日后,果然快马来报,金城、陇西两郡地震,倒塌房屋无数——大家这才叹服张衡所造仪器之巧妙。
东汉王朝走到了穷途末路,不但如地震之类天灾层出不穷,并且因为土地兼并问题越来越是严重,各地老百姓的造反活动也此起彼伏。按照谶纬学说,天道对应着人事,天灾必有人祸,于是许多大臣纷纷上书,借天灾劝谏天子,要疏远宦官、外戚等小人,要整顿朝纲,打击豪强。
然而和帝、安帝、顺帝等诸位平庸天子却根本不肯也无力采纳这些忠诚的建议,他们只会按照旧例,一闹天灾就让三公辞职,以表示对天道的敬畏和对自己执政行为的忏悔、反思。可是朝政都掌握在宦官、外戚手里,那些根本没有多少实权的三公们,真的有可忏悔和反思的吗?
汉安三年(144),顺帝驾崩。顺帝的皇后是梁商的女儿,名为梁妠,没有生过儿子。顺帝去世,梁妠就被尊为皇太后,在其兄长、大将军梁冀的挑选下,后宫虞贵人的儿子刘炳被立为太子,随即继承皇帝宝座,年仅两岁,就是汉冲帝。幼主在朝,外戚梁冀理所当然地掌控了朝政,更可以肆意妄为了。
可惜好梦不长,冲帝继位才6个月就呜呼哀哉了。以太尉李固为首的大臣们都认为,如果皇帝生有皇子,那么不管这皇子有多年幼,按照礼法也应该奉其为天子,而既然皇帝没有儿子(三岁的孩子怎么可能会有儿子?),必须从诸侯王和诸侯王子中挑选一个来继承大位,那就应该选择年长的,以便社稷稳定。他们一致推举清河王刘蒜为继承人。
身为外戚的梁冀可不这么想,刘蒜已经成年了,如果当上皇帝,势必自己要把手中权力全部交还出来,如果刘蒜再聪明一点,有主意一点,说不定自己还会惹上杀身之祸。他立主迎接勃海孝王之子刘缵当皇帝——刘缵当时年仅8岁,由梁太后临朝称制,大将军梁冀和太尉李固为辅佐重臣。
李固字子坚,是汉中南郑人(今陕西省汉中市),为人严谨耿直。梁太后非常信任李固,朝廷上的很多具体事务,都会找他商量,因此引起了梁冀的不满。梁冀派人写匿名信诬陷李固,说:“太尉假公济私,任用私党。当初冲帝刚刚去世,还没下葬的时候,大家全都哀伤痛哭,只有李固态度平静,毫无哀戚之色。他又经常伪造诏书,作威作福,罪当诛杀!”然而梁太后还算是个明白人,根本就不相信信中所言。
梁冀不止在诬陷李固一事上失策了,在拥立刘缵为帝一事上,更是后悔不迭。汉质帝刘缵虽然年龄还小,却很聪慧,能够明辨是非。他对于梁冀的所作所为,一直看在眼里,恨在心中,某次朝会上当着众臣的面,大声指斥梁冀说:“这是跋扈将军!”梁冀吓得面如土色。
梁冀倒不怕一个年仅9岁的小孩子,但非常惧怕这个小孩子如果长大成人,一旦权力在握,就会对自己不利。于是他发了狠心,派人在质帝的煮饼(一种面食)中下了剧毒。质帝吃了毒饼,腹内如绞,非常痛苦,叫人立刻召太尉李固进宫来。
李固看了小皇帝这般样子,也多少有点手足无措,问他病痛的来由,质帝回答说:“吃了煮饼就开始疼痛难忍了,给口水喝,或许还能活下来。”梁冀也跟进宫中,听了此话立刻反对说:“喝了水会呕吐,不能喝水。”就这样,质帝在地上打了好一会儿滚,终于停止了呼吸。
李固伏尸痛哭,派人探究病因和质问御医的责任,梁冀害怕阴谋败露,从此更加怨恨李固。这是本初元年(146)闰六月的事情。时隔才一年多大臣们又被迫要聚会在一起,商讨皇帝继承人的问题。李固和司徒胡广、司空赵戎等人大声疾呼:“国家不幸,短期内三位皇帝驾崩。再挑选皇帝一定要深思熟虑。”仍主张拥立年长的刘蒜为君主。
梁冀虽然身为大将军,掌握朝政,可是很多事情也不得不看内廷的大宦官们脸色行事。宦官曹腾曾经拜见过刘蒜,没有得到热情款待,生怕刘蒜上台后会不利于自己,就也跳出来反对。梁冀这下子腰杆儿更硬了,力排众议,准备拥立蠡吾侯刘翼的儿子刘志。
刘志是章帝刘炟的重孙,当时15岁,因为梁太后想把自己的妹妹许配给他为妻,叫他来雒阳相亲,所以他此刻正在京中。曹腾也认为这个人选不错,于是梁冀就铁了心肠,在商议立帝的朝会上恶狠狠地提出刘志的名字。
15岁的少年,很快就会成年,大多数大臣一方面迫于梁冀的淫威,一方面也认为大将军多少做了点让步,遂不再多加反对了。只有李固和大司农杜乔依旧表示反对,但终究没有力量违抗梁冀的意思。
刘志就这样登上了皇帝宝座,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昏君——汉桓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