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魏徵与唐太宗:魏徵直言进谏的故事有哪些?

时间:2018-10-25编辑:文二

魏徵(580—643),字玄成,唐初政治家,在“玄武门之变”之前,被太子建成任命为洗马之职。太宗即位后,因为其杰出的才干,被太宗拜为谏议大夫。他以敢于直谏出名,被世人誉为“前代伊臣一人而已”。魏徵前后陈谏之事多达二百余件,曾有“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等流传后世的政治谏言。

魏徵出身于书香世家,年轻时候的家庭生活十分清贫,但魏徵胸怀大志,总想干出一番事业来,于是,他就刻苦读书,勤奋学习,在学问和政治才干方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当时正值隋炀帝荒淫无道,天下英雄豪杰纷纷起兵反隋之时,魏徵先是参加了起义军,但又觉得看不清楚天下大势,心中茫然,不知所从,便出家当了道士,以避一时之乱。后来,另一支起义军的首领李密非常赏识他,就立即派人把他请去,让他掌管军中的文书。

5ac83193c47ff2a9f2baec6027fb23d1.jpg

在李密的军中,魏徵的地位很低,他没有任何发言权。当时,李密的瓦岗军声势浩大,占领了隋朝最主要的粮仓——河南的洛口仓、回洛仓和黎阳仓,开仓救济饥民,使起义军发展到了全盛阶段。然而,隋朝大将王世充据守洛阳,与起义军展开了生死搏斗。魏徵清醒地看到了起义军中的许多不足,曾经主动进谏说:“起义军虽有重大胜利,但伤亡也很大,军中费用紧张,储备有限,且赏罚不均,不宜于同隋军硬拼硬打。

目前之计,在于深沟高垒,以待敌军粮尽,等敌军撤兵,再行追击,可获大胜。”李密决定速战,大军列营而不设垒,被王世充火攻加袭击,惨遭失败。经此一役,瓦岗军彻底覆灭,李密被迫率残部投降了李渊,李密开始尚受重用,后来渐被冷落。李密心有不甘,又到洛阳一带招抚旧部,重新起兵,反对李渊。不久,李密即兵败被杀。

魏徵认为李唐政权较有前途,就向李渊请求前去招抚李密的旧部,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后来,他在征得了李渊的同意之后,以国君之礼葬了李密,并为李密撰写了《唐故邢国公李密墓志铭》。把他比做垓下失败的项羽,意即虽然失败,也还是一位大英雄。魏徵如此评价李密,竟不怕李渊的追究,对李密,他也不以屡次拒纳正确建议为忤,而是实事求是地描述他的一生。他的这种态度和精神,得到了时人和后人的赞扬,并没有人指责他背叛李密,投降李渊。

太子李建成听说魏徵既有才华又有才能,就把他找来,给了他一个管理图书经籍的小官,叫做洗马。在这一阶段,魏徵虽有文名,实际上并未发生多大的作用,只是给李建成提过一个建议,让他带兵去攻打不堪一击的刘黑闼,既可建立军功,又可暗结豪杰,太子听信了他的建议,结果取得了圆满成功。

李渊平定天下之后,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了哥哥太子李建成、弟弟齐王李元吉,自己当了太子。李世民也知道魏徵既是李建成的心腹,又非等闲人物,就立刻诏见了他。责问他说:“你为什么挑拨我们兄弟间的关系呢?”

魏徵没有巧言机辩,而是据理回答,他说:“各为其主,如果太子早听信了我的话,就不会有今天的下场,我忠于李建成,又有什么错呢?管仲不是还射中齐恒公的带钩吗?”

李世民听他说得既坦率又有理,尤其他举出了管仲射小白的历史故事,自己不能显得没有气度,就赦免了他,并封他为主簿。

5e881c7dc72544242877b27db6f0ceb7.jpg

李世民即位为皇帝不久,就提升魏徵为谏议大夫。谏议大夫的职责是专门向皇帝提意见,这是个很奇特的官,它既无足轻重,又重要无比;它既无尺寸之柄,但又权力很大,而这一切都取决于谏议大夫的意见,皇帝听还是不听。唐太宗任命魏徵为谏议大夫,表现了唐太宗对他的才能的认可和对他本人的信任和尊重,后来又把他提升为尚书丞,就更能方便随侍左右,时时处处提醒规劝皇帝了。

在治理国家的整体方略上,魏徵主张宜快不宜慢,宜急不宜缓。唐太宗即位之初,天下初定,百废待兴。一天,他问魏徵:“贤明的君主治理好国家也该需百多年的功夫吧?”魏徵不同意他的想法,他认为:“圣明的人治理国家,就像声音立刻有回音一样,一年之内就可见到效果,三年见效就太晚了,怎么要等百年才能治好呢?”尚书仆射封德彝认为:“自古以来,人心江河日下,日趋奸诈,秦用严刑,汉用霸道,都没把人心教化成功,魏徵想用这些满是书生气的话来治理国家,那必然败亡。”

魏徵则针锋相对地说:“大乱之后治理国家,就像饿极了的人要吃东西一样,来得更快。如果人心是如流水一般向下堕落,今天的人也都成了鬼怪,还谈什么治理国家呢?行帝道则帝,行王道则王,事在人为,而不是人民是否可以教化。”唐太宗听从了魏徵的意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只过了三两年,唐朝就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这在中国历史上是极为少见的。

魏徵还主张取信于民,不要朝令夕改,这样会得罪于民,让人无所适从。唐太宗原定政策是18岁的男子才能参加征兵服役。有一次,为了多征兵戍边境,唐太宗要求16岁以上的男子全部应征,魏徵不同意。按照当时的规定,皇帝的命令要等与会的大臣全部签字以后才能生效,魏徵认为这个法令与唐朝以前的法令相冲突,而且过于苛刻,屡次拒签。

唐太宗很生气,当面责怪他阻挠皇帝的命令,魏徵回答说:“涸泽而渔,焚林而猎,是杀鸡取卵的做法。兵不在多而在精,何必为了充数,把不够年龄的人也弄来当兵呢?况且这也是失信于民。”

唐太宗问自己是否有失信于民的事,魏徵列举了一大堆的例子,证明他办了不少出尔反尔、失信天下的事,把唐太宗弄得张口结舌。最后,唐太宗不得不同意了魏徵的意见。唐太宗知道自己很容易受情绪的左右,他就提醒周围的大臣注意纠正他偏激的决定,并把批评朝政制度化。他建立了前朝所没有的新制度,即允许谏官、史官参加政事堂会议。这种制度不仅能够保证谏官、史官能够及时了解朝政的内幕使得有所劝谏,还起到了一定的监察作用,使宰相及其他官员不敢谎报政绩。

这种制度还规定,在会议之上,不管是皇帝还是大臣,如有不对之处,谏官可当面指出,予以辩论。再者,史官也了解皇帝大臣的许多情况,根据第一手材料写出起居注,对他们也是一种监督。可以说李世民确实是一个真正的明君。

7641bb5c8303ce22f7037943b2505126.jpg

在使用人才上,魏徵主张在不同的时期要对德才有所取舍。他对唐太宗说:“在天下未定之时,用人的标准是重视才能,不可过多地考虑他的品德操行;天下平定以后,则非德才兼备不可用。”在魏徵的影响下,唐太宗“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有一次,他还主动地对魏徵说:“选择任用官吏,是不能轻率马虎的。用一个君子,那么君子就会纷纷而来;用一个小人,那么小人也就会钻营投奔而来。”

当然,唐太宗是人不是神,对魏徵的劝谏并不是每一次都能愉快地接受,有时是既恨又怕,甚至还想干脆杀掉他!有一次,唐太宗得到了一只好的鹞鹰,自己非常喜欢,就把他驾在手臂上玩,远远地看到魏徵来了,十分紧张,赶紧把鹞鹰捂在怀里,怕魏徵看到或是听到。其实呢,魏徵早就看到了,他为了不让唐太宗贪恋声色犬马,就故意没完没了地禀奏公事,估摸着鹞鹰差不多憋死了,他才离开。等魏徵走了,唐太宗赶忙从怀中取出鹞鹰,拿起一看,鹞鹰早已被闷死了,这使唐太宗十分窝火又有话说不出来。

魏徵年老病重,太宗遣医送药,使者相望于道路,来往不绝,并和太子一起去他家探望,把衡山公主许配给他的儿子魏叔玉。魏徵去世后,太宗命朝中九品以上的官员都去吊唁,悼文刻于石上。太宗对他思念不已,他跟左右的大臣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徵殁,逐亡一镜矣!”这恐怕是历代大臣中所享受的最大的殊荣了!

名人名言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不曲道以媚时,不诡行以缴名。

目不淫于炫耀之色,耳不乱于阿谀之辞。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丧乱之源,由于骄侈。

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

立身成败,在于所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