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怎样正确地评价司马光 司马光有哪些著作?

时间:2018-10-25编辑:文二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迂叟,北宋人,进士出身,历任馆阁校勘、同知礼院、翰林院学士兼侍读等职。熙宁三年,他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同,坚辞枢密副使,以端明殿学士出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市),次年改判西京御史台,退居洛阳,专事著史15年。哲宗即位,高太后临政,召司马光入主国事,任命为相(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

司马光家世代为宦,父亲司马池为宋仁宗宝元庆历间名臣,官至兵部郎中、天章阁待制,一生以清直仁厚享有盛誉。司马光受家庭熏陶,笃诚好学,七岁时,“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即能了其大旨”,从此,“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5a3ede55e52aeb1417807622a5f2031f.jpg

当时,北宋建国近百年,已出现种种危机。具有浓厚儒家思想的司马光,以积极的态度,连连上疏,陈述自己一整套的治国主张,大致是以人才、礼治、仁政、信义作为安邦治国的根本措施。这在当时,是有积极意义的。

除上疏陈述主张外,在他本人的从政活动中,亦能坚持原则,积极贯彻执行有利于国家的决策方略,尤其在荐贤斥佞的斗争中,他犯颜直谏,从不顾及个人安危,被称为社稷之臣。神宗也感慨地说:“如光者,常在左右,自可无过。”

在熙宁变法中,司马光与主持变法的王安石发生严重分歧。就其竭诚为国来说,二人是一致的,但在具体措施上,各有偏向。王安石主要是围绕着当时财政、军事上存在的问题,通过大刀阔斧的经济、军事改革措施,来解决燃眉之急。

司马光则认为在守成时期,应偏重于通过伦理纲常的整顿,把人们的思想束缚在原有制度的制约之内。即使改革,也定要稳妥,认为“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则修之,非大坏不更造也”,因为“大坏而更改,非得良匠美材不成,今二者皆无,臣恐风雨之不庇也”。

411f0ba3501267be3fe1152f00a84fe4.jpg

司马光的主张虽然偏于保守,但实际上是一种在“守常”基础上的改革方略。从王安石变法中所出现的偏差和用人不当来看,证明了司马光在政治上的老练和稳健,除了魄力不及王安石外,政治上是成熟的。

在政见不同、难于合作的情况下,司马光退居洛阳,开始编纂史著,与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历时19年编纂而成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资治通鉴》。全书共294卷,约300多万字,书中记载的历史由公元前403年,也就是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写起,一直到959年,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征淮南为止,横跨中国历史16个朝代,一共1362年的历史。

在这部书里,司马光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全书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以警示后人。

实际上,时至今日,《通鉴》的著述意义已远远超过作者的本意,它不仅为统治者提供“资治”的借鉴,也给全社会提供了借鉴。近千年的历史证明:《通鉴》已与《史记》一样,被人们并称为史学瑰宝,广为流传,教益大众。而研究者代不乏人,使其成为一门专门学问,即“通鉴学”。

司马光一生著述甚多,在《通鉴》系列著作中,还有《通鉴举要历》80卷、《历年图》7卷、《稽古录》20卷、《本朝百官公卿表》6卷。另外,尚有其他著作20种,200余卷,是他对我国史学、经学、哲学乃至医学诗词等各方面进行研究和著述的成果。

077838affffd4eb54fd3481f26736cf0.jpg

司马光虽热心于治国,但由于政见不同而未能有更多直接参与政事的机会。直到宋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去世后,67岁高龄的司马光,随着要求废除新法的浪潮被迎回宫中,担任了相职,开始“元佑更化”,尽罢新法。他执政一年半,竭尽全力日夜操劳,耗尽了毕生心血之后与世长辞了。

司马光从政近50年,对北宋的国计民生、典章制度发表过不少独特的见解。诸如虚心纳谏、崇尚务实、注意民心、知人善用等治国主张,长期不懈地编纂《资治通鉴》,使其成为中国古代史学史上一座高耸的丰碑,为历代统治者所借鉴。

名人名言

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念慕富贵,枉道速祸。

正心以为本,修身以为基。

天之生人,各有偏长。国家之用人,备有众长。

夫俭则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

俭,德之共也。

侈,恶之大也。

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丧身,败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