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0-26编辑:文二
毕昇(970—1051),北宋淮南路蕲州蕲水县直河乡(今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草盘地镇五桂墩村)人,中国发明家,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
自从汉朝发明纸以后,书写材料比起过去用的甲骨、简牍、金石和缣帛要轻便、经济多了,但是抄写书籍还是非常费时费工的,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东汉末年,出现了摹印和拓印石碑的方法,大约在隋朝时期,人们从刻印章中得到启发,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雕版印刷,是在一定厚度的平滑的木板上,粘贴上抄写工整的书稿,薄而近乎透明的稿纸正面和木板相贴,字就成了反体,笔划清晰可辨。雕刻工人用刻刀把版面没有字迹的部分削去,就成了字体凸出的阳文,和字体凹入的碑石阴文截然不同。印刷的时候,在凸起的字体上涂上墨汁,然后把纸覆在它的上面,轻轻拂拭纸背,字迹就留在纸上了。
到了宋朝,雕版印刷事业发展到全盛时期。雕版印刷对文化的传播起了重大作用,但是也存在明显缺点,如刻版费时费工费料,书版存放不便,有错字不容易更正,这就使得雕版印刷不易推广。
毕昇是北宋中期的一个普通平民知识分子,当时人称布衣。开始时为印刷铺工人,专事手工印刷。他在印刷实践中,发觉到雕版印刷的诸多不便之处,便积极改进雕版印刷的缺点。他总结了历代雕版印刷的丰富的实践经验,经过反复试验,在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年)制成了胶泥活字,实行排版印刷,完成了印刷史上一项重大的革命。
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方法既简单灵活,又方便轻巧。其制作程序为:先用胶泥做成一个个规格统一的单字,用火烧硬,使其成为胶泥活字,然后把它们分类放在木格里,一般常用字备用几个至几十个,以备排版之需。排版时,用一块带框的铁板作底托,上面敷一层用松脂、蜡和纸灰混合制成的药剂,然后把需要的胶泥活字一个个从备用的木格里拣出来,排进框内,排满就成为一版,再用火烤。
等药剂稍熔化,用一块平板把字面压平,待药剂冷却凝固后,就成为版型。印刷时,只要在版型上刷上墨,敷上纸,加上一定压力就可以了。印完后,再用火把药剂烤化,轻轻一抖,胶泥活字便从铁板上脱落下来,下次又可再用。
毕昇还试验过木活字印刷,由于木料纹理疏密不匀,刻制困难,木活字沾水后变形,以及和药剂粘在一起不容易分开等原因,所以毕昇没有采用。毕昇的胶泥活字版印书方法,如果只印二三本,不算省事,如果印制成百上千份,工作效率就极其可观了。
不仅能够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印刷的速度和质量,比雕版印刷要优越得多。现代的凸版铅印,虽然在设备和技术条件上是宋朝毕昇的活字印刷术所无法比拟的,但是基本原理和方法是完全相同的。
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提高了印刷的效率。但是他的发明并未受到当时统治者和社会的重视,他死后活字印刷术仍然没有得到推广。他创造的胶泥活字也没有保留下来。但是他发明的活字印刷技术,却流传下去了。
1965年,在浙江温州白象塔内发现的刊本《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经鉴定为北宋元符至崇宁年(1100~1103年)活字本,这是毕昇活字印刷技术的最早历史见证。后人在毕昇的胶泥活字术基础上发明了木活字印刷术。
在清代,木活字技术得到政府的支持,获得空前的发展,木活字本盛行,乾隆年间印制《英武殿聚珍版丛书》一书时,共刻成大小枣木木活字253500个,印成《英武殿聚珍版丛书》134种,2389卷,这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用木活字印书。
用金属材料制造活字,也是活字印刷的一个发展方向。15~16世纪之际,铜活字流行于江苏无锡、苏州、南京一带,在清代进入新的高潮,最大的工程要算印刷数量达万卷《古今图书集成》了,估计用铜活字达100万~200万个。
毕昇的活字印刷术也传到了国外,首先传到朝鲜,称为“陶活字”。后来又由朝鲜传到日本、越南、菲律宾。15世纪,活字板传到欧洲。公元1456年,德国的古腾堡用活字印《古腾堡圣经》,这是欧洲第一部活字印刷品,比中国的活字印刷史晚400年。
活字印刷术经过德国而迅速传到其他的10多个国家,促使文艺复兴运动的到来。16世纪,活字印刷术传到非洲、美洲、俄国的莫斯科,19世纪传入澳大利亚。从13世纪到19世纪,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传遍全世界。
古腾堡所发明的铅字,实际上同时含有铅、锡与锑。因为活字合金含有铅等对人体有害的金属,加上使用麻烦以及工艺上的不足,在电脑排版流行以后,逐渐消声匿迹。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为我国文化经济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为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毕昇于1051年逝世,与其妻李妙音合葬于今湖北省英山县草盘地镇五桂墩村睡狮山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