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0-27编辑:文二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李杜”。
杜甫出生在一个“奉儒守官”的地主家庭,祖父杜审言是武则天时著名诗人,父亲曾为兖州司马和奉天县令。他7岁开始吟诗,“读书破万卷”“群书万卷常暗诵”为他的创作准备了充分的条件。20岁起,杜甫开始了游历各地,先后游历吴、越(今江浙一带)和齐、赵(今山东北部、河北南部),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
以后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就没有机会再见面了。10年壮游期间,杜甫饱览了祖国的名山大川,不仅充实了他的生活,也开阔了他的视野和心胸,使他的早期诗歌也带有相当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唐玄宗天宝五年(746年),35岁的杜甫来到长安,第二年他参加了由唐玄宗下诏的应试,由于奸臣李林甫从中作梗,全体应试者无一人录取。他从此进取无门,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屈辱生活。这也使他看到了下层人民的痛苦和统治阶级的罪恶,从而写出了《兵车行》《丽人行》《赴奉先咏怀》等现实主义杰作。
天宝十四年(755年),杜甫得到“右卫率府兵曹参军”一职,负责看管兵甲仓库。同年,“安史之乱”爆发,此时杜甫正在奉先(陕西蒲城)探家。第二年他把家属安顿在富县羌村(陕西境内),只身投奔在灵武(甘肃省)即位的肃宗。途中被叛军所俘,押到沦陷后的长安,这期间他亲眼目睹了叛军杀戮洗劫的暴行和百姓的苦难。
直到至德二年(757年)四月,他才冒险逃到肃宗临时驻地凤翔(陕西省凤翔县),授官左拾遗。不久因上疏救房琯,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从此他屡遭贬斥,更深入地了解了百姓的疾苦。耳闻目睹的社会现实,为他创作《春望》《哀江头》《北征》和“三吏”“三别”等提供了素材,并使他的诗达到了现实主义高峰。
759年,杜甫抛官弃职,举家西行,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也称“浣花草堂”。年后被严武荐为节都,全家寄居在四川奉节县。两年后,离开奉节县到江陵、衡阳一带辗转流离。
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年),诗人病死在湘江的一只小船中。在他最后漂泊西南的11年间,他虽过着“生涯似众人”的生活,但却写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秋兴八首》《岁晏行》等多首诗。
杜甫一生中所经历的时代,是唐朝最为动荡不安的时期,战乱不断,人民流离失所,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
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同时,其诗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杜甫还写了不少排律、拗体。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
杜甫还继承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摆脱乐府古题的束傅,创作了不少“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对后来的“新乐府运动”产生了积极影响。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4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名人名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