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0-27编辑:文二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朝文学家,与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苏辙、苏洵、曾巩合称为“唐宋八大家”。
韩愈3岁时就丧父,被寄养在哥哥韩会及嫂子家中。虽然韩愈早年流离困顿,但他依旧刻苦好学。贞元二年(786年),19岁的韩愈赴长安参加进士考试,三试不第,直到贞元八年(792年)第四次应考,才考中进士。此后又连续三次应吏部博学鸿词科考试,都没有成功。
直到29岁才在汴州董晋幕府中谋得一个观察推官的微小官职,后回京任四门博士。36岁时,任监察御史,不久因上书论天旱人饥状,请求减免赋税,而被贬为阳山县令。宪宗时北归,为国子博士。此后直到50岁,官职一直浮沉不定。
元和十二年,韩愈50岁时,因参与平定淮西吴元济之役表现出处理军国大事的才能,迁为吏部侍郎,进入朝廷上层统治集团。但两年后,他却因上表谏迎佛骨而触怒宪宗,险些被宪宗处死,幸得裴度等大臣挽救,才免于一死,被贬为潮州(在今广东)刺史。
在潮州八个月,宦官杀宪宗,立穆宗,韩愈被召回朝,后历官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职,政治上较有作为。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于长安,终年57岁。
韩愈反对当时文人写作过分追求形式上骈文的做法,他提倡散文,强调文章内容的重要性,和柳宗元共同携手发起了古文运动。韩愈认为道(即仁义)是目的和内容,文是手段和形式,强调文以载道,文道合一,以道为主。
他提倡学习先秦两汉古文,并博取兼资庄周、屈原、司马迁、司马相如、扬雄诸家作品,主张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坚持“词必己出”“陈言务去”。他重视文人的道德修养,提出养气论,“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他还提出“不平则鸣”的论点,认为作者对现实的不平情绪是深化作品思想的原因。在作品风格方面,他强调“奇”,以奇诡为善。
论说文在韩愈的散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以尊儒反佛为主要内容的中长篇,有《原道》《论佛骨表》《原性》《师说》等,它们大都格局严整,层次分明。嘲讽社会现状的杂文,短篇如《杂说》《获麟解》,比喻巧妙,寄慨深远;长篇如《送穷文》《进学解》,运用问答形式,笔触幽默,构思奇特,锋芒毕露。这些文章或论述文学思想,或论述写作经验,体裁多样,文笔多变,形象奇幻,理论精湛。
叙事文在韩愈的散文中比重较大。学习儒家经书的,如《平淮西碑》,篇幅宏大,语句奇重,酣畅淋漓;继承《史记》历史散文传统的,如名篇《张中丞传后叙》,融叙事、议论、抒情于一炉;描绘人物生动奇特而不用议论的,如《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清河张君墓志铭》等;记文学挚友,能突出不同作家特色的,如《柳子厚墓志铭》《南阳樊绍述墓志铭》等。
韩愈抒情文中的祭文,一类写骨肉深情,用散文形式,突破四言押韵常规,如《祭十二郎文》;一类写朋友交谊和患难生活,四言押韵,如《祭河南张员外文》《祭柳子厚文》。此外,书信如《与孟东野书》,赠序如《送杨少尹序》等,也都是具有一定感染力的佳作。
韩愈散文气势充沛,纵横开合,奇偶交错,巧譬善喻;或诡谲,或严正,艺术特色多样,扫荡了六朝以来柔靡骈俪的文风。他善于扬弃前人语言,提炼当时的口语。他主张“文从字顺”,创造了一种在口语基础上提炼出来的书面散文语言,扩大了文言文体的表达功能。
韩愈在诗歌创作上也有新的探索。他的诗力求险怪新奇,雄浑而重气势。韩愈时代的诗坛,已开始突破了大历诗人的狭小天地。韩愈更是别开生面,创建了一个新的诗歌流派。他善于用强健而有力的笔触,驱使纵横磅礴的气势,夹杂着恢奇诡谲的情趣,给诗思渲染上一层浓郁瑰丽的色彩,造成奔雷挚电的壮观。韩愈的诗在艺术上有“以文为诗”的特点,别开生面,用韵险怪,开创了“说理诗派”的诗风,对后世有不小影响。
韩愈还是一位热心的教育家,他能逆当时的潮流,积极指导年轻人学习,他“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特别重视教育和培养年轻作家。
韩愈是唐代最重要的散文家和诗人之一,他在赋、诗、论、说、传、记、颂、赞、书、序、哀辞、祭文、碑志、状、表、杂文等各种体裁的作品创作上,均有卓越的成就。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后人推崇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足以见得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杜牧把韩文与杜诗并列,称为“杜诗韩笔”,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名人名言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
其责已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惟陈言之务去。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大丈夫文武忠孝,求士为国,不私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