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刘半农简介刘半农的故事如何评价刘半农?

时间:2018-12-17编辑:文二

刘半农简介:刘半农的故事是怎样的?刘半农的成就有哪些?如何评价刘半农?本文这就为你介绍:

刘半农简介

刘半农(1891年5月29日-1934年7月14日),江苏江阴人,原名寿彭,后名复,初字半侬,后改半农,晚号曲庵,中国新文化运动先驱,文学家、语言学家和教育家。

刘半农简介刘半农的故事如何评价刘半农?

清宣统三年(1911年)曾参加辛亥革命,民国元年(1912年)后在上海以向鸳鸯蝴蝶派报刊投稿为生。民国六年(1917年)到北京大学任法科预科教授,并参与《新青年》杂志的编辑工作,积极投身文学革命,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

民国九年(1920年)到英国伦敦大学的大学院学习实验语音学,民国十年(1921年)夏转入法国巴黎大学学习。1925年获得法国国家文学博士学位,所著《汉语字声实验录》,荣获法国康士坦丁·伏尔内语言学专奖。民国十四年(1925年)秋回国,任北京大学国文系教授,讲授语音学。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在北京病逝。

主要作品有诗集《扬鞭集》、《瓦釜集》和《半农杂文》。

刘半农的故事

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出生于江苏江阴城内清贫的知识分子家庭,自幼聪慧过人,6岁能作对联、咏诗。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考入常州府中学堂,成绩优异。

清宣统三年1911年应聘回母校翰墨林小学任教,并与吴研因等编辑《江阴杂志》。辛亥革命中,赴清江参加革命军,任文牍。

民国元年(1912年)2月,因不满军队内部的混乱而返乡。同年3月,刘半农与其弟刘天华至上海谋生,在开明剧社任编辑。

民国二年(1913年)春,在中华书局任编译员。他勤奋写作,先后在《时事新报》、《小说界》等刊物发表40多篇他翻译和创作的小说,介绍安徒生、小仲马、托尔斯泰、屠格涅夫、高尔基等著名作家的作品。

民国六年(1917年),他在《新青年》上发表《我之文学改良观》等文章,对文学革命从形式到内容都提出深刻见解。同年夏,被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破格聘为北大预科国文教授。

民国七年(1918年)1月,参与《新青年》编辑工作。同年3月,在《新青年》发表《复王敬轩书》,对于反对文学革命、为封建旧文学辩护的观点痛加批驳。

民国九年(1920年)春,刘半农赴欧洲深造,初入英国伦敦大学院,在语音实验室工作。

民国十年(1921年)转入法国巴黎大学,并在法兰西学院听讲,攻实验语音学。

民国十四年(1925年)获法国国家文学博士学位,成为第一个获得以外国国家名义授予的最高学衔的中国人。8月,刘半农在回国的海轮上,写下诗作《教我如何不想她》。同年秋,刘半农任北京大学国文系教授,兼任北大研究所国学门导师,建立了语音乐律实验室,成为中国实验语音学奠基人。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4月,与钱玄同等12人联名在报纸上发出为李大钊烈士举行公葬的募款书,并书写墓碑墓志。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6月,为完成《四声新谱》、《方音字典》和《中国方言地图》的编写,冒着酷暑沿平绥铁路深入绥远、内蒙一带考察方言方音,不幸染上“回归热”病,7月14日在北平逝世,年仅44岁。

刘半农简介刘半农的故事如何评价刘半农?

刘半农的成就

一、戏曲改革

对于戏剧改革,他认为雅化了的昆曲,应处于历史艺术的地位,受人鄙视而仍有观众的京戏,应当进行改良。主张摒弃“恶腔死调”,改正剧本没有理想和文词不通的弊病,而以白描笔墨和方言去写脚本。

以后,他为《梅兰芳歌曲谱》和《腔调考原》作序,对于京剧改革的阐释有所变化。他为使话剧发展取得借鉴,还翻译有剧本《戍獭》、《小伯爵》、《琴魂》、《天明》、《茶花女》。

二、乐律研究

写有《从五音六律说到三百六十律》、《十二等律的发明者朱载堉》等论文多篇。说明中国乐律是建筑往“倍半相生”和“三分损益”两大原则之上,不宜于“变调”;而明代朱载堉发明的十二等律,解决了“变调”问题,在世界范围内是划时代的贡献。

他对中国古代将乐、度、历混为一谈,更羼入荒诞的五行学说的乐律观,进行了批判。他还对中国古代乐器的音律,进行了实际测试。

三、文物考古

民国十六年(1927年),北京中国学术团体和瑞典考古学者斯文赫定,共同组织西北科学考察团。他多次参与谈判,被推举为该团理事会常务理事。民国十七年(1928年),去日本出席东方考古学协会的学术会议,在京都东亚考古学会作了“新嘉量之校量及推算”的演讲。

6月,在奉系军阀退出北京时,发起组织北京临时文物维护会。他还对美国中亚考古团在蒙古非法盗掘文物、中法考察团的法方成员一再违反协定并殴打中国团员等事,多方进行过斗争,并在《北旧》、《质问法使馆参赞韩德威》、《介绍黄种巡察团》等文中予以揭露和抨击。

他还进行考古调查,在河南巩县、洛阳发现北魏和唐代的乐舞造象,又作“古度量衡举”,仿造汉代日晷仪。

如何评价刘半农?

鲁迅《忆刘半农君》:我愿以愤火照出他的战绩,免使一群陷沙鬼将他先前的光荣和死尸一同拖入烂泥的深渊。

蔡元培:先生(刘半农)在《新青年》土提倡白话诗文,叙述地摊上所搜集的唱本,我们完全认为是文学家。后来……专做语音学的工作,完全是科学家了。

胡适:守常惨死,独秀幽囚,新青年旧伙如今又弱一个;拼命精神,打油风趣,老朋友之中无人不念半农。

钱玄同《新文学与今韵问题》:本志三卷所登先生对于文学革新的大作两篇(刘半农的《我之文学改良观》),我看了非常佩服,以为同适之先生的“文学改良刍议”正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相辅而行,废一不可。文学革新的事业,有你们两位先生这样的积极提倡,必可预I、其成绩之佳良,我真欢喜无量。

周作人:在“五四”期间,当时应援这运动的新力军,没有比他更出力的了,他是替新思想说话的健将之一。

刘半农简介刘半农的故事如何评价刘半农?

谢冕、孙绍振《新诗发展概况》:刘半农的创作思想一直停留在民主主义的基础上,当他在揭露黑暗的现实而充满反抗情绪时,他并没有找到这个斗争的力量,也不可能表现出革命斗争的一面,他的诗深沉、悲愤,但五四时代那种高昂、自信,观地精神,却没有充分的表现出来。

特别是当他在国外留学归来以后,革命斗争向前发展,他依然停止不前,甚至逐渐失去对封建势力的战斗精神,躲进了研究室,从此诗人的声音便逐渐暗吸和消失了。

以上刘半农的相关内容就介绍到这里,更多相关内容请查看相关标签和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