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4-14编辑:历史君
近年海峡两岸出版晚清历史人物的箸作不少,但有关肃王的却鲜见,唯有写他十四女儿显玗(川岛芳子)的作品汗牛充栋,比比皆是,从上世纪中叶上坂冬子的‘男装丽人’到九十年代李碧华的小说、梅艳芳的电影,历久不衰。故世人知川岛芳子者多,而知肃王者少。
肃亲王善耆1866-1922字艾堂,号偶遂亭主、如当舍主人。满洲镶白旗人,清初太宗皇太极的长子,世袭罔替铁帽子亲王豪格的八世孙,是第十代肃亲王(四代衍璜与五代藴着同辈)。善耆历任二等镇国将军、头等御前侍卫、正白旗汉军副都统、正红旗护军统领,戊戌年袭爵后任步军统领(九门提督)、崇文门正监督、御前大臣、民政部尚书、民政大臣,逊清最后一任内阁后期改任理理藩大臣。逝世后,谥曰忠,全称和硕肃忠亲王。
善耆为官清廉,任崇文门正监督,统管崇文税务总局及属下丰台、南口等廿三个分局。清廷原规定岁上缴卅万两,余可尽私入囊,是最大油水的差使,是由于庚子义和团攻使馆,肃王府尽毁,西太后给他此肥缺以作补偿,并以战后百业箫条,减为岁缴十二万两。然善耆不领此情,上任后整顿榷务,明颁税率,严禁贪污受贿,商贾称庆,入城货量大增。光绪廿七年,岁缴竟增至规定五倍,达六十万两,然而,却得罪了同为监督的庆王奕劻等大贪,被权贵参奏攻讦。
肃王长民政部期间,在管理工巡局、警政建设等多有建树,此外,在主审“谋炸摄政王案”中宽待汪精卫,以及资助同盟会等事迹,史家有述,在此不赘。
在近百余年的中国歷史当中,肃王善耆是个有一定影响力的人物。他与“国父”孙中山先生出生于同年,同处于歷史的大变革年代。他只活了五十六岁,而有作为者,仅仅是从戊戍袭爵至辛亥出走的短短的十三年,而这段期间却不可避免地卷入复杂的政治斗争当中,致使其革新抱负成为泡影,从他的诗中可以看到这场悲剧。
至于中华民国建立后,避居辽海,不食周粟,联系川岛浪速、巴布扎布等势力,图谋复辟,这是出身使然,同是肃王毋庸韪言的另一方面。要以对歷史起的作用来评价歷史人物,这对于今天以自己的好恶,胡乱改编,甚至无中生有,美化或丑化前人,以骗阿堵物者,应觉汗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