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11-30编辑:梓岚
他率残部退守湘州休养生息,同时派使者到北齐奉表称臣,想借助北齐的力量东山再起;他又向西魏示好,表示愿意归附,请求归还作人质的妻子儿女;另外,他宣誓效忠以梁王萧方智为中心的临时政府。王琳从齐魏梁三方得到一大堆乌纱帽,却没有人骂他“三姓家奴”,因为时人都理解他委曲求全“欲存梁绪”的苦衷,看到他三方受封的同时重振旗鼓“大营楼舰,将图义举”。王琳对南梁的赤诚和“轻财爱士”美名,吸引得南梁旧部纷纷来投,很快便组建起一支“战舰以千数”的超级舰队。舰队中有艘奇怪的舰船,每次作战取胜前会发出野猪般的叫声,王琳便命名超级舰队为“野猪舰队”。
此时,南梁大将陈霸先在南京拥立萧方智为梁敬帝,自己总揽朝政,对王琳挥舞橄榄枝封官许愿。按理,王琳应该欣然就职,辅佐正牌皇帝。可是,王琳凭着与陈霸先多年打交道的经验,看穿了陈霸先的政治野心,因此非但“不从命”,还与陈霸先唱起了对台戏,从北齐迎回永嘉王萧庄。萧庄是梁元帝的嫡孙,江陵被西魏攻破时,他才七岁,被一个尼姑藏匿起来躲过一劫。王琳派人把他接到湘中,护送他东下南京。梁敬帝即位时,把侄子萧庄送到北齐作人质。王琳请求北齐送还萧庄,以继承南梁基业。萧庄回到南方后,王琳立即在郢州(今湖北武昌)拥立萧庄为梁思帝,自己总管军国大事,兵扎濡须口(今安徽省无为北)与陈霸先的对峙。
陈霸先见王琳不肯就范,反而成立了“伪政权”,于是调兵遣将讨伐王琳。讨伐队还在半途,陈霸先就迫不及待撕去伪装,逼迫梁敬帝禅位,改朝换代建立了陈朝。讨伐队猝不及防,从南梁正规军突然易帜为陈家军,顿时人心涣散;王琳的部队则戏剧般由“伪军”华丽转身南梁政府军,士气大振。两军对垒时,王琳指挥若定,坐在轿中,手执钺指挥作战,打得陈家军全军覆没,顺便将陈军将领一网打尽。王琳爱才心切,想说服这些昔日并肩作战的老战友们重回革命队伍中,于是把他们集中关押在舰舱里。磨了几次嘴皮,见老战友们铁了心想跟陈霸先做开国元勋,王琳宅心仁厚,只好作罢。他故意只派一个太监看守这帮人,有意无意为他们最后逃脱创造了机会。大败陈军后,王琳的战略旗帜已换成“反陈复梁”,他意气风发,“带甲十万,练兵于白水浦。”视察部队时,他表扬部队“可以为勤王之师矣,”自豪地把自己比作平定叛乱光复晋朝的温峤。他还给沦落西魏的著名文人庾信写诗,表达反陈复梁的决心。庾信回复《寄王琳》诗表达国破家亡的忧思:“玉关道路远,金陵信使疏。独下千行泪,开君万里书。”王琳读完,潸然泪下,决心完成光复大业,还老朋友一个气朗天清的新萧梁。
不久,陈霸先病死,王琳趁机发动总攻,大败陈朝名将吴明彻,陈军陷入灭顶之灾,“明彻仅以身免。”王琳乘势挥兵东下,“将直取建康。”陈军为避王琳兵锋,躲进芜湖。王琳穷追不舍,发动火攻。不料风向逆转,“琳兵放火燧以掷船者,皆反烧其船。”王琳突遭翻转,“兵士投水死十二三,其余皆弃船上岸,为陈军所杀殆尽。”这场大败使王琳输光了本钱,只好带着梁思帝等十多人投靠北齐。北齐皇帝对王琳深表示同情,但不拨一兵一卒,让他独自回合肥纠集旧部,继续完成光复大业。
王琳回到合肥,第三次白手起家。
他一边修理战舰召集旧部,一边派人四处招兵买马。被打散的旧部听到老首长召唤,欣然归队。淮南民众敬重他的为人,“皆愿戮力”。王琳奇迹般又拉出一支实力雄厚的队伍,北齐孝昭帝增发军饷。“赐琳玺书,令镇寿阳(今安徽寿县)”。王琳驻守寿阳期间,军纪严明,关心百姓,“颇存遗爱。”他率领水陆两军严阵以待,准备待机而动,南下攻打陈朝。
这时,北齐与陈朝达成了和平协议,王琳“锐意图南”的战略与北齐休养生息的国策发生严重冲突,他被北齐召回都城邺城当了十年寓公,挑灯看剑梦回江南,豪情壮志消磨殆尽。十年后,陈朝撕毁和平协议,派吴明彻进攻北齐。齐帝委任王琳为参谋长,随大将尉破胡等出兵救援前线。王琳建议尉破胡采取持久战:“敌军来势凶猛,应该用长远之计战胜它,不要轻易出战。”尉破胡置若罔闻,轻率出兵,大败而回。王琳单枪匹马杀出重围,回转邺城。行至半途接到命令,“齐朝许以兴复”,让他就地招募一支队伍去镇守老根据地寿阳。齐帝还特派大将皮景和屯兵淮西,与寿阳形成掎角之势,伺机打过长江去,解放全陈国。
王琳第四次创下白手起家的奇迹。
插起招兵旗后,虽然十年前被打散的旧部回归者已经寥寥无几,但他的忠义美名传遍天下,南方的热血男儿闻风而动,络绎不绝投到王琳帐下。王琳又组建起一支庞大的队伍,再次率部进驻寿阳城,受到百姓隆重欢迎。吴明彻趁王琳立足未稳、士兵训练不足之时,挥师北上围困寿阳。王琳率全城军民严防死守,重创陈军。吴明彻气急败坏之下,堵肥水灌城。寿阳城危在旦夕,“而皮景和等屯于淮西,竟不赴救。”寿阳城被水淹后,水气侵袭,军民浑身肿胀,“死者十六七”,满城都是死者和重病人,吴明彻趁机昼夜不停地攻城。王琳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绝境中苦苦支撑了三个月,终于被攻破城池沦为战俘。
吴明彻也敬重王琳的为人,“欲全之”,悄悄安排心腹在押解途中悄悄放了他。可是,陈军许多将领曾经是王琳的老部下,听说老首长被俘,邀约一起到吴明彻面前请求刀下留人,然后去看望披枷带锁的老首长,“皆歔欷不能仰视”,都慷慨解囊资助他上路。寿阳百姓虽然饱受兵燹之灾,却对王琳无比敬重,见王琳被押送出城,都“泣而从之”。吴明彻见王琳如此深得军民人心,改变了初衷,“恐其为变,遣左右追杀琳。”王琳被杀害于寿阳城东北二十里处,终年四十八岁。
王琳这根擎天柱的折断,意味着南梁大厦彻底轰然倒塌。寿阳百姓听说王琳遇难,“哭者声如雷。”一名老者特意带着酒肉到王琳遇害处哀哭祭奠,把地上流淌的鲜血收起“怀之而去”;死讯传到江南,黎民百姓不论是否认识王琳,“莫不为之欷流泣”;噩耗飞到北齐,“齐人皆重其忠义”,对他的家人“待遇甚厚。”。一个以他为精神支柱的粉丝“闻琳死,乃出郡城南,登高冢上号哭,一恸而绝。”梁思帝萧庄失去了最后的倚仗,悲愤交加,两年后在邺城“饮气而死。”
王琳的传奇还在继续。
他的首级被送到南京后,陈宣帝将它悬挂在街市上示众,任凭雨打风吹。王琳的老部下朱玚等人“嘉其志节”,不忍见老首长“身没九泉,头行万里”,甘冒奇险上书请求陈宣帝取下王琳首级,吴明彻也积极参与这项活动。陈宣帝答应后,朱玚等“持其首还于淮南”,将王琳身首合一,棺木暂时存放在寿阳的八公山,举行了简单的追悼仪式。王琳的数千老战友和老部下闻讯赶往八公山,哭送英灵。
朱玚还想竭尽所能为王琳争得应有的荣誉,追悼会结束后,他从小路悄悄直奔北齐,请求齐帝追封王琳;“寿阳人茅智胜等五人”素来敬仰王琳“诚信感物”的品格,因寿阳已经落入陈军之手,担心陈宣帝出尔反尔,于是积极配合朱玚行动,冒着生命危险把王琳的灵柩秘密护送到北齐首都。齐帝特赐高级丧车安葬王琳,追赠官职,“谥曰忠武王。”
王琳对国忠、对人义,散发着永恒的人格魅力。他四次起兵四次失败,雄心壮志虽未实现,但他“忠义之节”的美名传遍长江两岸,赢得了南北朝军民的共同敬重,也为自己赢得生前身后名。其实,古往今来,所有像王琳这样为了神圣事业而奋斗的圣斗士,都会在历史和人民心底投下鲜活且永不磨灭的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