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12-06编辑:梓岚
公元前202年冬,北风呼呼地吹,像是悲歌,也像是挽歌。项羽率楚军退到了垓下。楚汉之争的决战时刻终于到来了。
“百战休论盖世功,鸿门宴罢霸图空。虞歌慷慨孤灯下,楚业消沉一炬中。”
——明·曾棨《项羽庙》
在决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双方的军事情况。
刘邦这边已聚集了四路大军。
第一路:刘邦自己率领的嫡系汉军,手下主要谋士有张良、陈平(此时萧何还坐镇汉中),主要将领有周勃、樊哙、曹参、灌婴、夏侯婴等人。兵力有十万左右。
第二路:齐王韩信率领的齐军,手下主要谋士是李左车,主要将领有孔熙、陈贺等人。通过不断扩张,此时的兵力已达三十万之众。
第三路:梁王彭越率领的梁军,手下的主要将领有栾布等人,通过“游击战”不断扩军,此时兵力有五万人左右。
第四路:淮南王英布率领的九江军,手下的主要将领有刘贾、周殷等人,经过多年积累,此时的兵力有五万人左右。
总而言之,刘邦这边主要谋士不下十人,主要悍将不下二十人,其余大小将领不下百人,兵力总数超过了五十万人。
项羽这边的楚军已是孤军一支,情况不容乐观。他手下的谋士如今只有项伯一人,主要将领有钟离眛、季布两人,其次还有他项氏家族的“四大剑客”:项声、项冠、项他、项悍。总之,项羽这边主要谋士几乎为零,主要悍将在十个以内,兵力总数约十万人。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双方实力相差悬殊,汉军优势明显,楚军劣势明显。
但不管强也好,弱也罢,不到最后时刻谁也不会轻易服输,更何况是从来不服输,从来不认输,从来不低头的项羽。
果然,大决战开始前,处于绝对劣势的项羽,一是发动思想攻势,他豪气干云地对楚军说了这样两句话:
“咱们楚军向来只有前进没有后退,只有胜利没有失败,哪怕只剩下最后一个人了,也决不认输。
“咱们楚军经历的风雨何其多,因此,不到最后一刻,谁胜谁败都不好说。只要咱们奋力一搏,拼死一斗,就能创造出奇迹来!”
鼓舞好士气后,项羽开始进行军事部署。他将十万楚军一分为三,呈“品”字形布局。他派钟离眛为右军主帅,带领二万楚军屯于垓下东北方向;派季布为左军主帅,带领二万楚军屯于垓下西南方向;自己居中,带领楚军主力迎战,并做好战略转移的准备。
在楚汉之争的多次交锋中,多半都是刘邦先出招,而项羽以不变应万变,后发制人。此时,项羽率先出击,主动部署,只能说明此一时彼一时,形势已经到了非常危险的局面。可以说,他是在进行一场豪赌,是生还是死,成败在此一举。
主动出击可以早安排、早部署,起到先发制人的效果,但劣势也很明显。正如人无完人一样,战斗部署不可能毫无破绽,因此,主动出击往往容易过早地暴露一些不足和缺点。
随后出招的刘邦仔细观察了项羽的军事行动,通过主动查、仔细找、大家提等方式,他很快摸到了项羽的命门所在。
刘邦思来想去,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将整个大会战的军事指挥权交给韩信。
对一向谨慎、一向视权力为生命的刘邦,能这样做真是难能可贵。可以说,他也在进行一场豪赌,赢还是输,在此一击。
而刘邦之所以这样做,一是形势所逼,项羽的决战态势让他感到了沉重的压力,为了能战胜项羽,他大胆下注,冒死一搏;二是能力所限,他本人直接跟项羽硬碰硬,从来都占不到半点便宜,而韩信先前的指挥作战能力征服了他的心,为了能战胜项羽,他创新思路,孤注一掷。
事实证明,赌徒刘邦这一次的做法完全是正确的,把军队的总指挥权交给韩信,是知人善用之举。
在接到调兵的符节后,韩信本着一颗感恩之心,马上进行了战略大部署。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一向用兵如神的韩信这次借鉴了对手项羽的布阵之法,也排出了“品”字形阵势。
他派陈贺为右军主帅,带领五万楚军屯于垓下东北方向;派孔熙为左军主帅,带领五万楚军屯于垓下西南方向;自己居中,带领汉军主力三十万大军和楚军正面作战。
当然,在走“别人的路”的同时,韩信还做了两个创新之举:
第一,他精心挑选了汉军当中最为出色的十个将领,包括樊哙、英布、彭越、周勃、曹参、灌婴等勇冠三军的人物,然后把自己的主力中路军分成十队,每个将领负责一队。以十面埋伏布阵,阵与阵之间层层相围,层层接应,紧密而有序。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十面埋伏”。
第二,他把刘邦和周勃两路大军安排在自己中路主力军的身边。
安排十面埋伏,韩信美其名曰“布阵”;安排刘邦,他美其名曰“督战”;安排周勃,他美其名曰“断后”。但是,只有韩信一人知道,他之所以这么做,其实是为了给自己上一道“三保险”。
至此,楚汉双方布阵完毕,正式开战。
主动出击的是韩信。他首先使出了诱敌的计谋。
韩信亲自带领三万精兵去挑战项羽,大决战的序幕正式拉开。
项羽自然怒不可遏:“三万人马胆敢来挑战我十万精兵,太狗眼看人低了!”他大手一挥,率楚军倾巢而出,呼啦啦地冲杀出去,那架势似是要把韩信剁成肉泥才解恨。
韩信这么点兵马怎么抵挡得住项羽倾巢之军,于是只能边打边退,边打边撤,边打边逃。
项羽恨不得马上抓住可恶的韩信抽他的筋、剥他的皮,所以对韩信穷追不舍。
我追啊追,你逃啊逃,项羽像是刚出山的狮子,势不可当,而韩信则像是惶惶的野兔,狼狈不堪。
正在这时,只听一声炮响,十面埋伏中的第一队人马出场了——周勃和灌婴带着汉军杀出来了。
项羽正手痒呢,面对四面涌现出的敌人,他一身绝技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只见他指南打北,指上打下,指东打西,直打得周勃和灌婴两人手忙脚乱。不多时,项羽率领楚军就冲出了包围圈,第一关顺利闯过。
在闯第二关之前,项羽说了一句开场白:“都说韩信用兵如神,原来也不过如此啊!”
如果你是一个三国迷,一定会知道曹操在兵败赤壁、败走华容道时,曾在逃跑路上的险要处发出过三次感叹,而每一次嘲笑诸葛亮不会用兵时,都会出现诸葛亮早就派在那里的伏兵。最后如果不是知恩图报的关羽放了他一马,只怕他在华容道就要结束其光辉的一生了。
现在这种情况就和曹操那次如出一辙。项羽的感叹话音未毕,只听见炮声又响起,两边又闪出两路伏兵来,由樊哙和曹参领军。
项羽同样使出浑身解数。不多时,樊哙和曹参也招架不住了,纷纷败退。项羽继续带领楚兵向前杀去。
就这样,项羽每冲出一路敌军,还来不及喘气,就又会出现一路敌军。最后,他凭借个人的勇猛,并且以牺牲了大量楚军为代价才连冲出了七八阵。项羽不是傻子,已然明白了敌人已经进行了严密的布防,只是当下楚军只有一条路可走——向前冲,自己只有一个目标可攻——斩首。先斩了韩信的首级,再斩刘邦的首级。这样一来,汉军再多也无济于事了,这样一来,就可以力挽狂澜,笑傲天下了。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当项羽发出“斩首行动”的指令后,士兵们再次士气大振,排山倒海般地向汉军的心脏之地冲去。汉军被楚军的气势所慑,纷纷溃退,眼看就要全线失利了。
正在这时,楚军的后面却突然慌乱起来。项羽正攻得起劲,但还是察觉到了后军的异样,于是赶紧来了个“蓦然回首”。
这时,士兵过来禀报项羽说:“汉将孔熙和陈贺击溃了我军左右两翼,正迂回到我军背后进行包抄。”
项羽的作战风格向来是把骑兵放在前面冲锋陷阵,把步兵放在后面全面推进。这次大决战也不例外,他的骑兵在前面冲,步兵则跟在后面亦步亦趋。而韩信早就看到了楚军的软肋所在,命孔熙和陈贺左右两翼大军埋伏两侧不动,不参与和楚军的正面作战,等楚军骑兵全部都过了,他们再对楚军步兵发起进攻。这样一来,楚军自然抵挡不住了。
“韩信以十面埋伏诱我军深入,再以两翼之军袭我后方,让我军首尾不能相顾,战术果然高明啊!”项羽一边感叹,一边马上做出了紧急应对措施——撤军。楚军前队改后队,后队改前队,依次回撤,全力突围。
撤军是项羽做出的明智之举,因为他终于意识到了交战对手韩信的强大。既然韩信的布局如此精密,再向前冲,那便是自投罗网,自寻死路;只有撤军,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方是最佳的脱身之计。
正在这时,只听见连响三炮,韩信马上开始反攻了,但见汉兵遍地开花,骑兵、步兵层层有序,那个壮观,难以形容。换作一般人只怕早就被吓死了,但项羽可不是一般人,战神章邯都不是他的对手。关键时刻,他临危不乱,让钟离眛和季布两大猛将断后,他自己亲自充当先锋,指挥楚军有条不紊地向外冲去。
楚军突围的最后结果是:项羽还活着,和他一起活着的还有三万残败楚军。
十万人征战三万人还,一战折了三分之二以上的兵马,这是项羽出道以来最为惨痛的一败,也是他感到最不可思议的一败。
这一战定乾坤,也注定了项羽最后悲惨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