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12-07编辑:历史狂流
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
裁作合欢扇,团圆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
弃捐笥中,恩情中道绝。
在这篇《急歌行》,又名《团扇诗》中,班婕妤以用洁白细绢剪裁的团扇自喻,实在是贴切不过的了。炎炎夏日,主人对扇子自然爱不释手,形影相随;凉秋时节,则被弃置箱中。文字清新,情绪哀怨,而表达的思想却委婉含蓄,有一种怨而不怒的气度。
宫墙之内的嫔妃们,大多数人的命运与这扇子又相差多少呢?团扇本是西汉时期嫔妃仕女的饰品,自班婕妤之后,便成了红颜薄命、佳人失爱的一种象征性标志,故又称“班女扇”。
后宫没有了班婕妤和许皇后,赵氏姐妹如鱼得水,赵飞燕被册封为皇后,赵合德也成了昭仪。然而,这一切在班婕妤看来都与自己毫无关联了,她心如止水、形同槁木。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班婕妤回顾入宫以来的荣辱浮沉百感交集,上天又为何这般不公平呢?作恶多端的赵氏姐妹顺水顺舟,安分守己、不悖“妇德”的自己却半路翻船,她觉得冤屈,也感到无奈。惆怅之极,也只能作赋伤悼自己的坎坷遭遇。
《隋书·经籍志》著录有一卷她的作品,后来多数散失,仅存《自悼赋》、《捣素赋》、《怨歌赋》等几篇。在这些文章中,班婕妤均真切地抒发了自己在宫中苦闷的情感。其中,最有名的一首诗赋是《长信宫怨》。
人生若只如初见,
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
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
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
比翼连枝当日愿。
在《长信宫怨》中,班婕妤描绘了一个顾影自怜,摒绝繁华,效法古代贞女烈妇,甘愿幽居长信宫中,孤灯孑影,房寒风冷的形象。这首诗赋无限的悲凉情怀,使人不忍卒读,肝肠寸断。
班婕妤没有留下更多的诗赋给后人,但从仅存的几篇诗赋中我们足以领略到她万人难及的才情。她成为辞赋发展史上极少的女作家之一,也是较早的五言诗的创造者。
又过了11年,即绥和二年(公元前7年),汉成帝驾崩于未央宫。王太后让班婕妤担任守护成帝延陵的职务。班婕妤伴着冢形碑影,又孤独地生活了5年后离世,年约40余岁,葬于延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