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诸葛亮七次北伐为什么不直取长安?

时间:2017-03-14编辑:历史狂流

《三国演义》是一部充满智慧的书,日本人曾把《三国》当兵书读,清朝的努尔哈赤在跟明朝作战时也拿《三国演义》当兵书学习,可见这本书里面是有大智慧的。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三国中的大智慧。

诸葛亮七次北伐为什么不直取长安?

俗话说:“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原因就是三国里面阴谋诡计太多,而老人要恬淡一些才好。由此可见,不管是带兵打仗的人,还是民间的普通百姓,都把《三国》定位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

毛主席也曾读过《三国》,在毛主席之前和之后也有许多人读过《三国》,可是真正读懂诸葛亮的几乎没有,尤其是诸葛亮七次北伐,在这之中千古一相的诸葛亮为什么都不直去长安,毛主席眼中,七次北伐的诸葛亮究竟是怎样的?

诸葛亮七次北伐,每次都是胸有成竹,稳扎稳打,但是每次都会遇到一些意外,所以北伐并不顺利,后来有人对诸葛亮这种稳扎稳打的方法提出了异议,认为“病者诡道也”,意味的稳扎稳打并不一定好,应该有所变通。

诸葛亮七次北伐为什么不直取长安?

于是魏延就曾向诸葛亮提议,让他率5000精兵从子午谷去偷袭长安,可是诸葛亮直接就拒绝了,也没有给魏延解释,只是说子午谷道险要,不能行兵,魏延听了这个解释肯定不甘心啊,但是又拿诸葛亮没有办法。

以至于很多人在影视剧中看到这一幕后,都认为魏延的建议是对的,这个险值得冒。

那么实际情况是怎么样的呢?其实在诸葛亮看来,长安只是一块鸡肋,更为重要的是长安已经没有什么战略意义了。在董卓的时候就已经把长安搞的一塌糊涂,长安的人口和粮食都不足以长期立足,拿下长安怎么守住?

这样看来长安根本不是诸葛亮的战略之地,那么诸葛亮的理想之地是哪里呢?就是陇右之地,那里因为五斗米教的原因,迁移去了很多人,那里资源很丰富,尤其是粮食。

只有在那里建立一个据点,才能以此当跳板随时准北进,那个时期就只需要等到有时机出现就可以一鼓作气消灭曹魏,这才是诸葛亮的真正目的。

诸葛亮七次北伐为什么不直取长安?

毛主席在曾读到此处的时候对诸葛亮的做法十分赞同,并且毛主席也曾用过相似的战略,那就是在国民党逼近延安的时候,毛主席说:“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这个主导思想下,毛主席是深深的理解了诸葛亮。

那么最后一点疑问,诸葛亮为何要吝啬五千兵马呢?虽然是长安是个鸡肋,但还是有点价值的。

诸葛亮之所以不批准魏延的计划,正是因为这块鸡肋不值得牺牲五千精兵去得到。子午谷那个地方在今天依然很难通行,但是从子午谷到西安的几十里路上却是平地,几个人都能看见,何况是五。

况且还是在翻过子午谷之后的疲劳之师,万一被魏军拦截埋伏就是死路一条,而五千精兵几乎占了北伐军队的六分之一。其实北伐出兵虽然声势浩大,但是人马最多不过十万,这其中 还有负责后勤补给的,还有警卫的,真正能作战的也就三四万。

诸葛亮七次北伐为什么不直取长安?

所以说,用这样一直人马去换一座占领意义不大的城池,诸葛亮自然不愿意,而魏延的浅薄,根本不入诸葛亮的眼,所以他懒得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