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三国人才为什么这么多

时间:2020-09-21编辑:苹果

三、政治结构:东汉末年从中央集权往地方集权发展,宦官、外戚、君王之间忙着互相倾扎,高级人才很多死于非命;但地方政府(州牧)有很高的经济、政策的独立性,并培养和囤积出了众多优秀人才;周瑜、诸葛亮、贾诩、郭嘉、法正、魏延、黄忠、甘宁、孙坚(实在太多)以至于后期蜀汉和东吴的核心干部基本都是原地方政府的人才。这和后期中国的政权很不一样,后期封建王朝过于专治,以至于中国后期很少有人才是出自地方政府的,大体都是太子党和科举选拔出来的人才并由中央培养。

另外人才众多还和各个势力用人风格有关,特别是曹操,曹操用人不问出身,内举不避亲(曹氏和夏侯氏),外举不避仇(张辽、贾诩),中央的人才也用(荀彧、徐晃)所以很多本来没有机会出头的人能在曹操手下发挥能力。东吴善于用本地人(张昭、鲁肃),蜀汉善于用官二代(荆州派、益州派),各种人才都能选择自己的归属,并发挥才能,成就一番事业。这又和后期的封建王朝很不一样,后期如果出生不好,基本就只有考科举和当兵两条路,成就一番事业的概率微乎其微。

四、东汉时期的文化教育:在汉章帝时期,国家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就开始大力发展教育,私塾盛行,再加上从建国起基本没有发生过大动乱,大致是一些高层互相碾压、小规模的农民起义,边境的对蛮族作战。没有大规模内乱,国家财力足以支持高质量的教育、再加上国家选拔制度相对合理,继承西汉举孝廉和秀才制,基层人才如陈藩、李固、杨震等都很能体现当时国家的教育水平。

三国初年的名臣名将们,都是东汉的教育系统培养出来的。我们发现到三国末期人才明显少了,绝大部分人才也非平民出身,大抵都是官二代,因为三国只有曹操拿钱发展教育和经济,蜀汉拿钱发展军队,东吴拿钱发展门阀,西晋的人才很多是曹魏培养出来的。西晋才有统一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总结:综上所述,小编认为就算是抛开演义的影响力,三国时期仍然是人才辈出的时代。而且以成败论英雄的观念是一种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而三国时期的独特魅力,就在于它并没有迷失在这种法则中。

12共 2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