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杜甫究竟是怎么死的 一代诗圣

时间:2017-05-11编辑:历史狂流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朝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在我国古典诗歌史上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经历了唐代由盛到衰的历史过程。因此,与诗仙李白相比,杜甫更多的是对国家的忧虑及对老百姓困苦生活的同情,所以他的诗被后世称为“诗史”。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历史名人,生前却是郁郁不得志,生活穷困潦倒,晚年的时候更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最后在贫病交加中死去,死时59岁。但是,后世的人们对他的死因众说纷纭,猜测不断。有人认为杜甫是死于牛肉白酒,也有人认为杜甫是病死在舟中,还有人认为杜甫是在郴水溺死,众说纷纭,那么杜甫之死的真相到底如何呢?

根据《旧唐书》中的记载,杜甫是因为吃牛肉喝白酒,—夕之间就死去的,在唐人郑处诲《明皇杂录》中就有详细记载:杜甫到耒阳做客,浏览岳祠,当地的县令乘舟欢迎杜甫,并邀请杜甫品尝牛肉喝白酒,之后到达衡州耒阳县,“甫投诗于宰,宰遂致牛炙白酒以遗甫,甫饮过多,一夕而卒。”由此可见,杜甫是因为吃得太多,导致消化不良,肚胀而死的。可是,后世学者认为杜甫“胀饫”之说不准确,而是死于中毒。这样说的依据是,杜甫到达耒阳的时候,正是夏天,天气酷热食物非常容易腐坏。县令送来的牛肉一次难以吃完,过了一天牛肉就变质有毒了,当时的杜甫已经是年老多病,再加上吃了过多的腐坏的牛肉,又饮用了大量的白酒,从而加速了毒素在体内的循环,最终导致心脏衰竭而死。如此看来,这个说法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

唐代学者李观在《杜诗补遗》一文中,对杜甫的死因提出了新的看法。他认为杜甫是饮酒过度,酒醉之后被江水淹没而死,死后尸首也不知漂流到何处。李观的这种说法并没有引起任何人的赞同,并被很多学者认为是无稽之谈。但也有人就李观的这一说法展开了想象:如果说杜甫是落水而死,李白是因为捞月而死,屈原是因为投江而死,由此可见,刚好是“三贤同归一水”了,看来是想要把大诗人的结局想象得更为浪漫一些。

除了上述两种说法,后世很多学者都认为杜甫是病死于湘江舟中的。根据大量的史籍记载和民间传说,经过细致考证,得出了杜甫病逝的整个过程。

大历五年四月,潭州兵荒马乱。一天深夜,官军措手不及,潭州刺史被乱军所杀,城中百姓四散出逃,城中乱作一闭。见此情形,正在潭州养病的杜甫慌忙带着家眷出逃,准备出城投奔在郴州做官的舅氏崔伟。杜甫带着全家乘船沿着郴水而上,到了耒阳县境内的方田驿的时候,突然江水大涨,风大浪急,只好在当地泊船。杜甫本来就贫病交加,再加上在当地又没有亲友救济,所以一连好几天都没有食物可以充饥。后来,耒阳县的县令听说此事,派人给杜甫送来了酒肉,还邀请他去县衙做客。杜甫非常感激,并作诗答谢。遗憾的是,当时水势忽涨,答诗还没有送到县令手里,眼看着又要挨饿,只好掉转船头,下衡州去了。大水退了以后,县令派人再去邀请杜甫,可惜没了踪迹,因此断定杜甫一家被洪水淹没,感到非常遗憾,还建了一座衣冠墓纪念杜甫。

事实是,杜甫早已回到衡州,在短暂停留了几天以后,仍然以船为家沿着江水而下。这个时候,杜甫还曾在船上作过一首诗《过洞庭湖):“破浪南风正,回樯畏日斜。湖光与天远,直欲泛仙槎。”沿江两岸又没有落脚之地,于是杜甫就在船里度过了一个秋冬。在这样的环境下,杜甫的风痹病日益加重,最后竟卧床不起了。偏偏此时祸不单行,杜甫的小女儿又夭亡了。在这样的巨大打击下,杜甫病死于船舱中,时年59岁。杜甫死后,家人因无力安葬他,只好将他的灵柩暂寄于岳阳。43年之后,他的孙子杜嗣业才把他的灵柩运到河南偃师,正式安葬在首阳山下。

当时,杜嗣业曾请求诗人元稹为杜甫作墓志铭。根据元稹在《唐故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志铭》中的记载:“扁舟下荆楚间,竟以寓卒,旅殡岳阳,享年五十有九”,由此可以证明杜甫的确是病死在船上。

一千多年来,学者们对于杜甫死因的猜测和争议都各执一词。但是杜甫死因的真相究竟如何?就目前来看,杜甫病死在船上是最合理、最可靠的一种说法。


更多精彩推荐:

大诗人白居易蹉跎仕途谜案 不畏权贵说真话

探究张三丰的真实身份 武当派的鼻祖

返回大全页:

中国文化名人悬案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