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1-06编辑:历史狂流
历史上都说李世民善于纳谏,有个魏征这样的诤臣,说千古君臣榜样。其实,太宗恨死魏征了!
高宗李治倒是个善于纳谏的皇帝,他即位之初便鼓励臣下进谏,说:“朕初即位,事有不便于百姓者悉宜陈,不尽者更封奏。”从此每天引刺史十人入内,“问百姓疾苦,及其政治”。
由于高宗虚心求贤纳谏,遇事与宰臣门商议,“故永徽之政,百姓阜安,有贞观之遗风”。
能认真听取不同意见,说虚心的表现,但并不意味着没有帝王威严。高宗继位之初,老臣褚遂良与长孙无忌辅政,代表元老派势力,高宗时方年青气盛,不甘心受二人左右。
后来,终于在废立皇后事件上,找到机会收拾来褚遂良。根据《旧唐书》记载,褚遂良反对废掉王皇后,是因为“皇后出自名家,先朝所娶”;反对立武昭仪为皇后,是因为武氏出身寒微,又“经事先帝,众所具知”,于高宗脸面亦不光彩,“万代之后,谓陛下为如何”,因此,“陛下必欲易皇后,伏请妙择天下令族,何必武氏”?
褚遂良这番话,搞得高宗下不来台,以顾命大臣自居,态度极其蛮横,说罢摘下官帽,扔在殿阶,解巾叩头流血。
以死相拼,其实不止是忠贞,更是权臣的套路!
高宗大怒,当即就要对褚遂良动手,经长孙无忌劝说,才未加刑。第二天,高宗征求另一位老臣李绩意见,李绩很精明,看出年轻的皇帝想要乾纲独断来,于是就说:“此乃陛下家事,不合问外人。”
于是,高宗“乃立昭仪为皇后,左迁遂良潭州都督”。这件事后来被宋朝人添油加醋,《资治通鉴》里面说当时高宗和褚遂良争论时,武则天在大殿的帘子后面,突然蹦出一句:”“何不扑杀此獠?“
司马光又没穿越回唐朝,怎么知道武则天在场,还说来这句话?
其实《旧唐书》里也记载了,后有人替褚遂良求情,高宗一句话说出来真实原因:”遂良之情,朕亦知之矣。然其悖决犯上,以此责之。”由此可见,高宗贬逐褚遂良是由其“悖决犯上”,触犯皇威。李治收拾褚遂良说因为年轻皇帝要立威,而不是受制于武则天!
《新唐书》说这是由于高宗“昏懦,牵于皇后”,缺乏事实根据。
我们知道,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杀兄屠弟,手段狠毒。其实他儿子李治,也不是什么善良的昏懦之辈。
永徽三年(652),吴王李恪(太宗之三子)与高阳公主(太宗之女)、驸马房遗爱(房玄龄之子)及福,驸马都尉薛万彻等人图谋夺取帝位,高宗发现后立刻命宰相长孙无忌追查,将房遗爱、薛万彻等斩首,令吴王李恪、高阳公主自尽。
对兄弟手足能够果断下杀手,这真是李世民的儿子!
作为执政者的李治,究竟政绩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