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北宋的灭亡竟因此人的一句话?

时间:2017-02-13编辑:历史狂流

宋朝的军事实力鸡弱,但却富有四海极为富有。但人不能逃脱灭亡的命运。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北宋究竟因何而灭亡吧。

大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三月,宋太祖赵匡胤西巡洛阳。此时大宋已经统一了中原以至整个南方,实现了自晚唐以来二百多年间中原王朝最接近于大一统的局面。尽管北方仍有强邻,但开国十六年来,大宋国力日强、国运大盛,所以,在随行的文武群臣们看来,此次圣驾西幸应该是一次视察之旅。

然而,此次西巡却并非都是终日宴饮、君臣共欢。太祖突然提出了迁都洛阳,(为什么要迁都洛阳?太祖观点就是虽然开封地处黄河中游,地理位置优越。特别是运河开凿之后,开封是南北河流的交汇地带。从经济上而言,开封可谓是相当的发达,天下重镇。但其缺点是地理四通八达,一马平川,无险可守。虽然离宋最近的有后汉、后周在此建都,但它们都是一个格局政权,开封的经济优势尚能弥补地理的缺陷。当宋建国,尤其是统一全国之后,开封越来越不适合建都,也无法起到养育庞大军队的能力。反观洛阳,从地形来看,洛阳坐拥山川之险,“河山拱戴,形势甲于天下”)

北宋的灭亡竟因此人的一句话?

令群臣大为惊骇,而大臣们的强烈反对也让太祖满心不悦,索性在洛阳一住两个月,拒绝东返开封。如此僵持的两个月对群臣无疑是一种折磨。最后,当群臣一致反对赵匡胤时,宋太祖寻问赵光义。然而,赵光义提出了反对的意见。他认为建都“在德不在险”。赵匡胤被打击的说不出一句话来。由于群臣和赵光义的反对,宋太祖打消了迁都的念头。虽然还是心有不甘,但悻悻之间总算肯起驾回京了。五个月后,开创了大宋江山的一代圣主在开封的皇宫中猝然亡故。

研究和关注宋史的人普遍认同赵匡胤提出迁都绝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而他的这一想法未能付诸实施,是整个国家的重大遗憾。如果当时真的将国都迁至洛阳,或许两宋绵延三百年受困于北方边患并两次亡于外族的悲剧命运就可以避免。

北宋的灭亡竟因此人的一句话?

太祖提出迁都洛阳就是为了“据山河之险而去冗兵”,只可惜,他的远见卓识未能得到大臣们的理解,最终在赵光义“安天下者在德不在险”的劝说下,不得不做出妥协。

在最终做出妥协时,太祖忍不住仰天长叹:“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此语在百年以后验证。空前庞大的军队消耗着大宋十分之九的财力,却仍无力阻挡外敌的入侵。开封终于在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被金军攻陷,北宋灭亡。假如北宋迁都了洛阳,金兵能否还那般轻易肆虐中原?假如太祖再坚持,历史是否会往新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