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6-28编辑:梓岚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这是北宋词人苏轼的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它笔力雄健,意气纵横,具有“乱石崩云,惊涛裂岸”的气势,从中不仅可感受到词人的奇怀逸气,更可激起胜概豪情。近千年来,这篇佳作脍炙人口,人们百诵不厌。
然而,词的下半阕“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句中的“樯橹”二字,各种刊本与选本的苏词记载不一,有的写作“狂虏”,有的写作“强虏”,还有作“樯虏”的,因此自宋以来就不断有人提出疑问:究竟以哪一说为准?宋何士信《增修笺注妙选草堂诗余》录此词时作“樯橹”,他在注文中引用李白的《赤壁歌送别》“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认为李白描绘当时场景作“楼船扫地空”,那么苏轼用“樯橹灰飞烟灭”可说是异曲同工,十分吻合。何士信的这一意见很具代表性,明洪武、嘉靖所刊各本《草堂诗余》,清朱彝尊《词综》等,作“墙橹”的居多。
新中国成立后,高中语文课本中引此词作“狂虏”二字,致使这一历史悬案又一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有的学者从字义上论证,认为“橋”是桅杆,与“橹”都是行船工具。赤壁之战,黄盖烧曹操之船,当时风助火势,“樯橹灰飞烟灭”,显然是顺理成章的事。又有学者从词意上分析,认为这首词是作者面对壮丽江山,神往于历史英雄人物,而抚今追昔,抒发情感,感叹“一时多少豪杰”“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而不是在作历史批判,因而用“樯橹”二字比较蕴藉而含蓄。
又有人引苏轼的另一首《赤壁赋》:“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其中对曹操的描写,充满赞叹之词,因而断不至于在《念奴娇》中以“狂虏”目曹,使情感历程产生如此大的落差。最具权威的是,有人出示家传的东坡手书“大江东去”的拓本,虽经兵燹,已有残缺破损,所幸关键处尚完整,正是“樯艫”二字,“艫”与“橹”通,至此,“狂虏”还是“樯橹”一段公案,该可以了结了吧。
不过,仍有《两宋文学史》等著作和一些教材在引用此词时作“强虏”,是将其作为“樯橹”的通假字呢?还是作为“狂虏”的近义词呢?人们又在期待着新的解释。
下一节:宋朝四大书法家究竟是谁
返回首页>>>宋元历史疑案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