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8-02编辑:梓岚
宋徽宗赵佶(1082~1135年),在中国历史上可以说是一个昏庸的皇帝,他崇奉道教,任用蔡京、梁师成、李彦、童贯、朱勔、王辅等奸臣,时称“六贼”。导致当时政治腐败,民不聊生。但是他却是一位出色的画家和书法家。
他画的花鸟、人物、山水,描绘工细入微,尤善花鸟画,设色均净,富丽典雅,笔墨精妙,造型生动,神形兼备。除擅长绘画外,还兼善书法,风格挺健秀丽,称瘦金体,在书法史上独树一帜。赵佶一生生性轻浮,除了爱好绘画和书法外,他还嗜好女色如命,甚至,他竟然到青楼中幽会歌妓李师师。
李师师,生卒不详,北宋末年汴京名妓。本姓王,四岁时亡父,因而落入娼籍李家,改名李师师。据载,她气质优雅,通晓音律书画,芳名远扬开封城。当时的文人的笔记小说中记载着她与不少文人如周邦彦、晁冲之等人的交往。清人史梦兰有诗:“宋史高标道学名,风流天子却多情;安安唐与师师李,尽得承恩入禁城。”
宋徽宗在位期间,自政和年间以后,也常微行出游,乘小轿子前往李师师家。由于李师师深得徽宗宠信,后来徽宗索性把她召入内宫,册封为瀛国夫人。李师师以枕边风,权倾朝野,相传聚众梁山泊起义的宋江,打算归顺朝廷时,想利用李师师与徽宗的关系,也偷偷进入汴京访李师师。宣和七年十二月,金兵进逼开封,徽宗将皇位让给太子钦宗。
李师师失去靠山,“废为庶人”,并被驱出宫门,地位一落千丈。据《李师师外传》,她为了免祸,曾汇集徽宗赏赐的钱财,献给官府,以助河北军饷,并自乞为女道士。靖康元年,钦宗下令籍没李师师家。《三朝北盟会编》载“靖康之年,尚书省直取金银,奉圣旨:‘赵元奴、李师师,曾经抵应倡优之家,逐人籍没,如违并行军法’。”
不久,汴京沦陷,北宋灭亡。经过这次变故,权势倾天的李师师成了一贫如洗的平民女子。不久,金兵第二次围攻汴京,并俘虏徽、钦二帝和赵氏宗室多人北返,而李师师的下落也变得众说纷纭,扑朔迷离了。
李师师其人其事,频见于宋人笔记,综观历代记述,有关李师师的下落,大致有三种说法。
殉节说:有一本佚名的《李师师外传》,说金人攻破汴京后,对这位芳名远播的名妓“必欲生得之”,费了很大周折,还是由大汉奸张邦昌帮着找到了她。宴席之上,李师师慷慨陈词,痛骂张邦昌,而后吞金簪自杀。临死之前,她大骂张邦昌:“师以贱妓,蒙皇帝眷,宁一死无他志。若辈高爵厚禄,朝廷何负于汝,乃事事为斩灭宗社稷?
”清朝人士黄廷鉴《琳琅秘室丛书》也据此称赞她的殉国行为是大丈夫气概的表现,“师师不第色艺冠当时,观其后慷慨捐生一节,饶有烈丈夫概,亦不幸陷身倡贱,不得与坠崖断臂之俦,争辉彤史也”。认为这一行为将在历史上永放光芒。后世的通俗小说多沿袭这一说法。但对于这一记载,大多数学者表示怀疑,认为不过是后人借塑造李师师这一形象讽喻当世。
被俘北上说:李师师在汴京失陷以后被俘虏北上,到了北国咸州一带,被迫嫁给一个病残的老军为妻,最后凄凉悲惨地死去。后世的通俗小说也有不少沿袭这种形式的说法。但小说的作者主要是借人借事来抒发亡国的感慨,恐怕没有什么事实依据,因而学者多对此说持有异议。
老死江湖说:《青泥莲花记》记载:“靖康之乱,师师南徙,有人遇之湖湘间,衰老憔悴,无复向时风态。”张邦基《墨庄漫录》书中称李师师被籍没家产以后,流落于江浙一带,有时也为当地士大夫唱歌,“靖康间,李生与同辈赵元奴及筑毯吹笛袁綯、武震辈,例籍其家。李生流落来浙,士大夫犹邀之以听其歌,憔悴无复向来之态矣”。清初陈忱《水浒后传》继承了这一说法,说李师师在南宋初期,流落临安(杭州),寓居西湖葛岭,操旧业为生,“唱柳耆卿‘杨柳外晓风残月’”。
宋代评话《宣和遗事》也有类似记述,但添加了“后流落湖湘间(今湘南一带),为商人所得”。宋人刘子翚《汴京记事诗》云:“辇毂繁华事可伤,师师垂老过湖湘,缕金檀板今无色,一曲当年动帝王。”这个说法,凄凄切切,充满惆怅之感,颇有“门前冷落车马稀”和“落花时节又逢君”的苦味,很可能是时人的借托。
据情理分析,似乎最后一种说法较合情理。在汴京失守前,实际上李师师已废为庶人,当了女道士,她藏匿于民间,流落于江浙、湖湘一带是可信的。金军攻陷汴京后是根据降臣官员提供的名单索取皇宫妃嫔的,而李师师已不在京城,不可能在名单之内,因而说她被点名索取或被掳北国是不成立的。当然,李师师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女子,有关她的传闻,不免有许多臆测和讹传的成分。因而她的归宿究竟如何,恐怕永远是难解之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