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司马光怎么写成资治通鉴

时间:2018-08-24编辑:梓岚

《资治通鉴》是中国历史上与司马迁的《史记》相媲美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这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皇皇巨著不是一夜之间诞生的,而是司马光呕心沥血十九年来创作的。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他的父亲司马池,曾任天章阁待制,从小就注重培养司马光的治学能力。司马光七岁的时候,有一天听到别人讲《左氏春秋》,不禁被书中所讲述的历史故事吸引,由此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于是他找来《左氏春秋》,读得如痴如醉。以致到后来,他不但能将《左氏春秋》倒背如流,更能把其中的意思和道理阐述得清清楚楚,让听者无不竖起大拇指称赞。

与我们对文弱书生的印象不同,司马光也有机智勇敢的一面。他小时候与小伙伴玩耍的时候,曾“砸缸救人”,此英雄事迹很快传遍大江南北,司马光红极一时。

功夫不负有心人,司马光二十岁不到便考取了进士。初入仕途的他出任过一些芝麻小官,后来经枢密副使庞籍举荐,他来到了汴京出任馆阁校勘和翰林兼侍读学士。司马光因此接触到了皇宫里汗牛充栋的史书。面对那些浩繁的典籍,司马光既兴奋又惶恐。兴奋的是,自己有机会接触这么多的书。

惶恐的是,如果要看完这些书,估计要花费很多年的时间。由此,司马光想到了日理万机的宋仁宗,他哪里有时间来受这些典籍的熏陶和濡染?在一次与好朋友刘恕的闲聊中,司马光突发奇想:“如果有一部简明扼要的通史,让皇帝和官员们可以从过去历史中看出兴衰治乱的道理,以应用于当世,那岂不是省了他们翻阅那些史书的工夫?我们为什么不编一本这样的书呢?!”刘恕听了,举双手赞成司马光的想法。

司马光说做就做,很快就开始了这部通史的编写工作,并名之曰《通志》。公务之余,一有时间,他就埋头书堆中整理史料。虽然进展缓慢,但他坚持不懈。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到治平三年(1066年)时,司马光终于完成了战国至秦《通志》八卷。

他迫不及待又战战兢兢地把书稿献给英宗皇帝,想听听皇帝的意见。英宗皇帝看了这部书,非常满意,并下诏设置书局,供奉费用,增补人员,让司马光专门从事编写工作。司马光深受鼓舞,请来著名的历史学家刘攽、刘恕、范祖禹等人,分工合作,合力编书。

第二年,宋英宗病逝,宋神宗即位。宋神宗因一个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司马光的《通志》,觉得它提纲挈领,易于阅读,说它“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于是召见司马光,对他的工作予以肯定,并赐书名《资治通鉴》,还亲自为之作序。司马光又一次得到了激励。

熙宁三年(1070年),王安石说服皇帝推行变法。司马光是“祖宗之法”的忠实捍卫者,与王安石的政见不同,对变法大加拦阻。他甚至在宋神宗任命其为枢密副使的时候,以废除王安石的青苗法和助役法作为接受条件,不然就不去任职。当看到新法已势在必行时,司马光黯然离京,出知永兴军。第二年又到洛阳出任两京御史台,退居洛阳独乐园,不问国事。宋神宗惦念着《资治通鉴》这部书,好几次催促司马光完成它,并赐旧书二千四百卷助其完工。

政治上受挫的司马光没有因此而气馁,他把对民生社稷的关怀与责任,转化为强大的精神力量,倾注到撰写《资治通鉴》的工程上。他把自己的书房命名为“赐书阁”,夜以继日地整理史料。他经常看书写作到半夜,直到扛不住时才熄灯睡觉。他有一个提神法宝——圆木枕。

这个圆木枕睡起来硬邦邦的,很不舒服,而且一翻身就会滚到一边去,这样的枕头可让他不能安睡,早早就醒过来;醒来后,又继续点灯开始著述。为了编书,他废寝忘食,家人将饭送到书房,还要催几次他才吃。他的房子低矮窄小,夏天闷热难耐,他就请工人在书房里挖了一个大深坑,铺上砖,装修成一间冬暖夏凉的“地下室”,以便集中精力编书。

凭着强大的意志力和日复一日的辛苦劳动,十五年后,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司马光终于完成了整部《资治通鉴》。这个时候的他已经患上腰疾,整个人骨瘦如柴,眼花耳聋,牙齿都掉得差不多了。

可以说,司马光为此书透支了太多的精力,但他的劳动果实给中华历史添加了一份瑰丽的无价之宝。而他刻苦奋进、持之以恒的治学治业的精神,更是激励了无数的后来之秀,至今依然让人敬仰,催人励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