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11-24编辑:梓岚
春秋之前的六百年前,那时周朝刚刚建立不久,姜太公除了是周武王的老师之外,还是周武王的岳父,他把女儿邑姜嫁给了武王。邑姜为武王生了两个儿子后,年轻的武王就去世了。周武王去世后,周成王继位,时其年少,就由武王的弟弟周公旦掌管政事。大儿子名叫姬诵,就是成王,小儿子名叫姬虞,字子于。小儿子为什么叫姬虞?只因为生下来的时候,他的手上有一个虞字。古代有把弟弟称为叔叔的习惯,因此姬虞又被称为叔虞。姬诵和叔虞十分友爱,哥哥尤其喜欢弟弟的乖巧聪明,经常在一起谈论问题或戏耍。
大约在周成王九年(前1107年)某个午后,一棵巨大的梧桐树下,周成王和叔虞手拿梧桐树叶做游戏,大致是过家家的那一种。成王随意地把一片梧桐叶用刀切成方方正正的形状,算是玉圭(古代帝王诸侯举行礼仪时用的一种玉器),递给叔虞说:“把这玉圭给你,封你到唐国做诸侯吧!”叔虞毫不在意地接过了树叶,说了声:“谢谢!”而立在一旁的史官立即请周成王选择吉日立叔虞为唐侯。周成王不以为然地说:“我是在同弟弟开玩笑哩。”史官却认真地对周成王说:“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礼成之,乐歌之!”听到这里,周成王就有些恼火,可又不便发作。要知道在周朝,史官都是家族世袭的,即便天子也不能无缘无故撤换或惩罚他们。所以,到今天我们才能看到一部真实的周朝历史。
周成王没办法了,他知道一定程度上自己惹不起史官,于是只得答应把叔虞封在了唐国做诸侯。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剪桐封弟”的故事,叔虞成为唐侯后,又被称为唐叔虞。
“唐在河、汾之东,方百里。”《史记》中这样记载。由于唐尧初都太原,又在太原筑有城,所以就有以太原为中心的“唐”和“唐国”的古名。追溯“唐”的古意,《说文解字》解释为“唐,大言也”;《白虎通号》解释为“唐,荡荡也,道德至大之貌也”。由此可见,唐是个会意字,基本意为:大话、豪言、命令;引申意是:道德至大之人所讲的话,发布的命令。在原始社会末期的父系氏族部落联盟时期,什么人可以宣讲豪言,播布命令、指挥群体呢?只有部落联盟的领袖,尧就是这样的人杰。所以,给尧冠于唐的称号正源于此。春秋时期,唐这块地方又叫夏墟,居民主要是夏人的后代,也就是狄。当初周公率军灭了唐国,将唐国的公族迁到了杜邑(今陕西境内)。但唐国还是一个狄国,只是地盘已不像从前那么大。唐叔虞去唐国上任的时候,太后邑姜同往,成王一直送出京城,而周公亲自送到唐都城翼城,一切安置妥当之后,才启程回到成周。
唐叔虞为唐国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他去世后,儿子姬燮父继位,将新宫殿建在了晋水(今山西的汾河)旁,故更国号为晋。那时候,晋国即今山西省的大部分地区为赤狄的活动范围,小国林立。姬燮父继位后,逐步吞并了晋国周边的各个小国,国势渐强。晋武公和晋献公时期,晋国又先后灭掉了耿、霍、魏等十二个小国,并战胜了骊戎(今陕西临潼)、赤狄(今山西长治及山西、河北、河南交界地区),成为春秋时期的强国。晋文公时,晋国势力达到顶峰,其疆土拥有今山西大部、陕西东南部、河南北部及河北西南部。晋文公(重耳)三年(前632年),晋国大败楚国于城濮,周襄王承认晋文公为春秋霸主。
晋国对外不断强大,但内部也有不可调和的矛盾。还在晋献公时,鉴于父亲晋武公发动“曲沃代翼”事件、夺取了君位的教训,他开始不相信并且大量杀戮和放逐亲族,而任用异姓大臣辅佐王政,最终导致异姓大臣势力日益壮大,甚至超过晋公室。到春秋晚期的晋昭公时,晋国已形成了“晋益弱,六卿皆大”的政治局面,这六卿分别是知氏、中行氏、范氏、韩氏、越氏、魏氏。六卿通过频繁的灭族、分地运动,极大地削弱了晋国国君的权势。
六卿的专权为后来的三家分晋埋下了祸根。先是六卿中的智氏灭了中行氏和范氏,接着是在晋哀公(《世本》、《赵世家》作晋懿公;《竹书纪年》作晋敬公,名姬骄)四年(前453年),韩、赵、魏三家联合消灭了智氏,瓜分了智氏的领地。也正是这一次瓜分,把上党地区推到了三家对峙的前沿,其战略地位也随之加强,因此三家分别在自己所能控制的上党地区部分设置了上党郡。以今地言之,赵上党郡基本有山西和顺、榆社以南,壶关以北,沁县、长子以东、太行山以西地区;韩上党郡有山西沁源、安泽及沁水地区;魏上党郡有高平、陵川及晋城等地区。唐代张守节曰:“三国之上党,赵最大、韩次之、魏最小也。”即赵氏代替智氏成为三卿中的老大,此时赵家的掌权人就是那位赵襄子无恤。
三家分了智氏土地之后,晋国政权便由赵、韩、魏三卿所掌握,晋国国君大权旁落,晋国国土仅剩下了新绛、翼城、曲沃。此后,韩、赵、魏就称为三晋。
公元前425年,赵襄子无恤去世,其弟驱逐了襄子的儿子自立,是为赵恒子。不过,恒子在位仅一年就呜呼哀哉,国人灭掉了恒子的儿子,接回襄子的儿子袭位。趁着赵家祸起萧墙,于公元前424年袭位的魏斯取代赵氏,成为晋国三家正卿中的老大。魏斯当了老大不久,就向晋公室发难。据说他是借晋幽公出去偷情之际,悄悄把这个虽然臣服但多少还有些碍眼的国君给灭了的,又以“靖难”为名,乘乱改立晋幽公的儿子姬止,也就是晋烈公。
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魏、赵、韩虽然分晋,地盘、实力、权势和周朝的其他诸侯无异,但在周礼的规定下,他们的服饰、名称等都受到严格的限制。为了甩开这个软肋,晋烈公十三年(前403年),魏、赵、韩迫使周天子周威烈王封侯,三家终于名正言顺地成了魏文侯(魏斯,?——前396年)、赵烈侯(赵籍,?——前400年)、韩景侯(韩虞,?——前400年),晋幽公反而前去朝觐三卿,晋国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了。
公元前388年,晋烈公去世,晋孝公(《古本竹书》称作晋恒公,名姬欣)袭位。晋孝公十三年(前376年),已成为三个诸侯国的赵(国都在今山西运城永济也即古晋阳城)、韩(国都在韩原,今山西运城河津,后迁平阳,再迁新郑)、魏(国都在今芮城古槐镇,后迁运城安邑,再后迁大梁)又一次三分晋国已所剩不多的国土,晋国彻底灭亡。
这就是历史上的“三家分晋”事件,从三家分智到三家封侯,再到三家分晋,前后经历了七十七年。
按周朝时的分封制的礼法,朝代虽亡,但不灭其贵族宗祀,因此三家分晋后,晋孝公及晋公室于周烈王七年(前369年),被韩、赵迁至纯留(今长治屯留县),以奉其宗祀。《中国历史大事年表》:“前369年,(壬子)周烈王七年,韩赵迁晋孝公于屯留(纯留),晋传世止此。”《山西历史》载:“公元前369年赵、韩迁晋孝公于屯留。(晋国)便在历史上最后消失了。晋国自公元前姬虞开国到公元前369年被韩、赵所废,以晋公室迁至屯留为标志,共传三十八王(国君),历时664年”。
今屯留县,在晋国以前是留吁(古代部落)人居住的地方。前594年,晋国借灭潞子婴儿国(国都在今潞城市一带)之机,顺便也灭了留吁,并改这里为“纯(音:同屯)留”,同时“执孙蒯于纯留”。“纯”在当时有“大”“善美”等含义,由此可见晋国人对留吁的赞美。虽说如此,那时的纯留毕竟还不是一个县,仅是一个地名而已。晋孝公及晋公室在纯留住了大约十多年,其采食城邑有涅(今武乡古城)、襄垣(今襄垣西故县)、潞(今潞城古城)、阏与(今沁县西南乌苏)、铜鞮(今沁县古城)、长子(今长子县城)等。如今的屯留古城、西李高、东李高、长子县鲍店一带遗存有大量战国墓群,有可能与此有关。
晋公室总部在纯留所住的地方,因为他的祖姓是姬的原因渐渐地被人称为“姬”。直到今天,姬村仍以姬姓人儿为最多,既使周围其它几个村子的少数姬姓村民也是由姬村迁过去的。有意思的是姬村的男孩取名多有梦周、承周、显周、新周、继周等,估计是祖辈相传,含有纪念姬周的意义。另外,考古专家曾在姬村村西北发现有“自死墓”六座,每座约半亩大,墓内有坑无棺。相传我国的“自死墓”废于秦朝,可见姬村的建村至少始于春秋战国时期。不仅如此,有关部门还在姬村“西官道”处发现了姬氏墓群,可惜在上世纪60年代“深翻土地”的运动中被平掉了。
赵成侯十六年(前359年),韩国攻占屯留,遂又将晋孝公迁到端氏,这个端氏不是现在沁河东岸的端氏镇,而是指“端氏聚”,即今沁水县城东北的郑庄乡河头村西城自然村。司马迁在《史记·赵世家》中说:“(赵成侯)十六年(前359年),与韩、魏分晋,封晋君以端氏。”如今的西城村,不过十几户人家,村北为低山丘陵,村南为河谷平川,由西而来的一条小河静静注入由北而来的沁河,这样的地方就是在现在看来也算一块风水宝地。就在晋公室被迁至“端氏”的同时,姬氏祖庙也被迁到高都(今晋城泽州县高都镇),如此的缘故也形成了后来“晋城”这个地名。宋《太平寰宇记》中指出:“以三国分晋地后,封晋君于此,故曰晋城。”
到了端氏的晋孝公,已经彻底明白自己的“君不君民不民”的尴尬身份,更习惯了颠沛流离的生活。端氏眼前的美境,反而使他多少有些安慰和兴奋。就这样他及其家人在这里一住就是三年。到了赵成侯十九年(即齐威王元年,前356年),长期的精神压抑使晋孝公突然得了重病。此时的晋国虽然名存实亡,但晋公室还在,该有的“规矩”还得有,于是晋孝公死前把有关人员叫到自己床前,立儿子姬俱酒为新“国君”,即后来的晋静公。《史记·晋世家第九》载:“孝公(恒公)卒。子静公俱酒立。是岁,齐威王元年也”。此时的晋公室估计已经给不了晋孝公皇帝般的葬礼仪式啦,晋静公只好草草埋葬了父亲,当起了徒有虚名的“国君”。接下来,晋静公的主要任务当然不是管理国家,而是维持流亡的晋公室的生活,奉祀姬姓祖先。不料想到了第二年,韩、赵突然派人到端氏宣布不再承认晋公室,废晋静公为庶人。
时间又熬到了赵肃侯元年(前349年),赵国接替赵成侯的赵肃侯占领端氏,又将晋静公迁回纯留。关于这一历史事件,有多处文献记载,如《史记·赵世家》:“(赵)肃侯元年(前349年),夺晋君端氏,徙处纯(音:同屯)留”;《太平寰宇记》:“赵成侯十六年(前359年),与韩、魏分晋,封晋君于端氏。(赵)肃侯元年(前349年)复夺晋君端氏,徙处屯留。”
当时的纯留属韩国管辖,当晋静公到来时,韩国国君韩昭侯特意将纯留改称屯留,给人的感觉是韩国不忘旧祖,希望晋静公永远地平安住下来。对于韩昭侯的这一举动,晋静公似乎有些小感动,在屯留住了下来的他唯一的希望就是过几天“安静”的日子。可谁料想表面热情的韩昭侯却暗地里唆使晋静公的韩妃秘密杀害了自己的老公。一个名存实亡的晋国,终于彻底烟消云散了。
从晋敬公二十二年(前453年)三家分晋到晋孝公十三年(前376年)三家灭晋,经历了七十七年的时间,其后晋恒公和晋静公带着家人又过了差不多三十年的流亡生活。如此长时间的人生折磨,姬家人早已对这些麻木了,晋静公的死,没有了眼泪,更没有了哀号。晋静公死后,估计也被埋进了姬村“西官道”的姬氏墓群,但两千多年过去了,没人知道他的墓地在哪里?
历史学家认为,“三家分晋”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它是我国春秋时代进入战国时代的标志性事件,也是我国由奴隶社会过渡封建社会的标志性事件,而这一事件的最终结尾,是在上党盆地完成的。
上一篇:河西走廊的地理位置在古代很重要
下一篇:周携王:西周政权摇摆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