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

郑和宝船到底有多大?

时间:2016-12-19编辑:历史狂流

2010 年 6 月,南京发现了郑和下西洋的副使、明代太监洪保的墓。墓中出土的寿藏铭写道:“永乐纪元……充副使,统领军士,乘大福等号五千料巨舶,赉捧诏敕使西洋各番国,抚谕远人。”这个“五千料巨舶”就是目前可靠记载中最大的宝船体型。

▍洪保寿藏铭拓片

那么,这种“五千料巨舶”到底有多大?

做出推测之前,先要弄清“料”的真实含义。

“料”作为与船只大小有关的单位,始于宋代。北宋的奏折写道,三百料纲船“每船一只装米二百四十石外,有六十力胜”。明万历初年,河道总督在解释漕运船为何以“四百料”为主时说:“闸河流浅,故不敢过四百石也。”可见,自宋至明,船的 1 料都是指能装载 1 石货物的有效容积。

明代 1 石的容积是 100~103.5 公升,可载米75~80公斤。因此,“五千料巨舶”的有效容积就是 500000 公升(500 立方米),有效载重约 400 吨。然而,这个有效装载容积和古船总体积或排水量的比值却不得而知。要求得船的大小,只能用相对粗糙的类比法来分析。

明代造船专著《龙江船厂志》中明确记载了多种小型战舰的尺度。其中的四百料战船,推算出的排水量在 120~150 吨左右。如果船型相同或近似,船料之比就近似为体积之比,也就近似为排水量之比。=

战船比远洋海船更狭长,如此类推自然不够精确,但也不会离谱太多。如此算来,五千料巨舶应当在 2000 吨左右。尽管比万吨宝船缩水了一大圈,但在郑和下西洋的十五世纪初的世界上,仍是相当惊人的体型。

但郑和宝船并非当时唯一的巨舰。

1933 年,英国考古学家在汉普郡一处河床上发现了一艘中世纪晚期的战舰遗骸。对比文献后发现,它就是亨利五世为对法战争而修建的战舰上帝恩典号(Grace Dieu),只出过一次海,就因战争结束而废弃。根据对残存船体的复原,其排水量约有 2750 吨。仅有寥寥数字为证的五千料宝船要想反超,恐怕还得发掘更多史料精确复原才行。

不过时至今日,对郑和宝船准确尺寸的复原已不再是显学。

2005 年,为迎接青奥会,南京鼓楼区政府宣布与一家公司复建郑和宝船。重建的宝船没有采用任何一种复原方案,而是照着郑和首次出航的 1405 年 7 月 11 日确定为长 71.1 米、宽 14.05 米。耗时 8 年多,投资千万美元后,工程宣告烂尾。

在新时代下,郑和宝船派上了新的用场。

2015 年 7 月,南京“宝船社区廉洁文化体验馆”正式对外开放。“该馆致力于挖掘‘七下西洋无所惧’的‘宝船’背后的‘廉洁’故事,以融入、互动、体验为特色,展示金陵廉史文化魅力”,据了解,南京市将组织街道干部、其他各社区的党员、群众轮流到这里来参观、体验,让廉洁文化潜移默化地深入人心。

123共 3 条